有29人,少将210人,上校397人,中校、少校1484人。经过教育改造,最后只有76人送入抚顺战犯管理所继续改造,其余的陆续走出了教导团,有的回家,有的参加工作,也有的参加了人民军队。还有的出去之后就到国民党军队中做策反工作,让他们放下武器,起义投诚。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我军改造俘虏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在1947年底,我军在东北的主力部队人数已经与国民党军持平。到1948年4月,主力部队加上二线兵团总计已经达到98.8万人,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百万大军,形成了对国民党军的绝对优势,为大决战做好了最重要的准备。
为了适应形势不断发展的需要,使部队能进行更大规模的作战,从1947年夏天以来,民主联军总部对整个东北的部队编制陆续进行了调整,扩充补足老的部队,组建新的主力纵队。1948年1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东北民主联军正式改称为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人民解放军包括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两个系列,但是只有一个统一的总部,现将东北人民解放军的领导干部与截至1948年4月的编制序列简介如下(按:由于当时部队在扩编之中,干部调动比较频繁,所以下列干部名单中有个别重复):
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林彪。
第一副司令员高岗。
第一副政治委员罗荣桓。
副司令员吕正操、周保中、萧劲光。
副政治委员陈云、李富春。
参谋长刘亚楼,副参谋长伍修权、曹祥仁。
政治部主任谭政,副主任周桓。
后勤部部长李富春(兼)。
东北军区之下分为十二个军区:
安东军区司令员程世才,政委江华,副司令员沙克。
辽宁军区司令员张学思,政委白坚,副司令员解方、赵杰,副政委刘惠农。
辽南军区司令员陈奇涵,政委张秀山,副司令员边章伍、副政委林一山。
吉林军区司令员周保中,政委陈正人,副政委唐天际。
辽吉军区司令员聂鹤亭,政委陶铸,副司令员高鹏、蔡斯烈,副政委彭嘉庆。
龙江军区司令员叶长庚,政委王鹤寿,副司令员关庆寰。
嫩江军区司令员朱涤新,政委刘锡五,副司令员赵承金。
松江军区司令员陈光,政委张策,副司令员李寿轩。
合江军区政委洛甫(张闻天),副司令员李荆璞、杨梅生,副政委张启龙。
牡丹江军区(1948年7月撤销)政委何伟,副司令员田松。
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云泽(乌兰夫)。
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程子华,政委黄克诚,副司令员李运昌、副政委黄火青。
在冀察热辽军区之下,又有三个军区:
热河、冀热察、冀东。
东北野战军与东北军区是一个领导机关,但由于军区和野战军在有些工作上仍有分工,所以领导干部的名单上稍有不同。在野战军中林彪只担任司令员,政委由罗荣桓担任(这就是人们一般又把东北野战军或日后的第四野战军称为“林罗大军”的由来),参谋长刘亚楼,政治部主任谭政,不设副司令员、副政委、副参谋长、政治部副主任。不同的是野战军的后勤部长兼政委是钟赤兵。到大决战开始之前的1948年8月14日,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为了集中力量打大仗,东北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一次上层的整编,将野战军总部和军区总部的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这三大部分开,成了两个系列。从此,林彪、罗荣桓和刘亚楼就全部心思在前方打仗,后方军区机关的工作都交给高岗、陈云、李富春等同志负责。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