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作为革命的武器并不容易。近代中国人,不断地找寻一条能够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道路。农民起义,地主士大夫自省,资产阶级改良或是革命,几乎所有势力的努力都已经尝试,在建立民国后,政局依旧没有好转。

    中国思想界几乎陷入全面的混乱。鲁迅先生说过,拿来主义,西洋的东西不分良莠,都视作救命稻草,拿来就用,是中国知识分子在探索中无计可施的选择。马克思主义这个外来的思想,如何得以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被人信服,如何转换成斗争的武器?

    十月革学生在那里收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日本、法国、俄国。思想影响的源头主要是北京(通过广为流传的杂志《新青年》),再加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和考茨基的着作的日本译文,以及在法国同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的接触。05”

    对于马克思主义重要着作的翻译,是了解、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环节。中国第一次出现马克思其名是1899年2月,《万民公报》刊载了有李提摩太译、中国教士蔡尔康撰写的《大同学》,此文介绍了马克思与恩格斯。此后,两人的名字逐渐见于报端。

    大体来说,五四运动之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译介者和传播者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出于不同的政治需要有选择地引入。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系统地推出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推介、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以《新青年》为阵地,马克思主义的《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的经济学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等着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目标一致,都是以反帝、反封建为目的。而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期间登上历史舞台,他们需要有自己的政党,这就是中国共产党。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各地中国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中共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南有陈独秀,北有李大钊,这两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此前,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随后,共产主义小组在全国各地和在海外的法国、日本留学生中,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地建立起来。[图注4-55]当时全国是53个党员,其中13个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党纲。党纲在内容上,确定了党的名称及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大会明确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同时确定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1949年能够取得胜利,靠的是先进阶级领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革命想要成功,必须具备这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康有为和孙中山都是先进阶级的代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是先进阶级,跟机器大工业相关联,相对于传统阶级来讲,资产阶级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康有为的变法得到民族资产阶级、爱国知识分子、开朗地主的拥护,这些人在中国是极少数。孙中山搞革命,靠的是华侨、留学生、会党。武昌革命成功靠的是新军,越看越能看明白,孙中山可能一生都没有得到过资产阶级真实的拥护。中国最厉害的资本家张謇,他是拥护袁世凯的。所以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是先进阶级领导,但是它没有群众基础。太平天国、义和团倒是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没有先进阶级领导,这更可怕。只有中国共产党,既代表了先进阶级又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引领革命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完成了建党任务,提出推翻资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资产阶级在当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