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脸皮薄”有各种各样的表现。这种人常常脸红,说不出话来。不敢进舞厅,不敢在所有公共场所抛头露面。不敢与陌生人交往,不愿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交往,怕别人张望。不敢在公共场所讲话,即使是在本公司、本部门、本科室内的讨论会上发言,也心惊胆战,手脚不知怎样安放,局促不安,总害怕自己说错话遭人讥笑,总以为在场许多人都比自己高明,不敢发挥自己。
总之,“脸皮薄”的通常表现就是爱害羞,抹不开面子,也就是常常感到难为情,这可以追究到心理的原因,因为害羞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心理表现。
害羞有三种类型:一是气质性害羞,即生来性格比较内向,气质比较沉静,说话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脸红,甚至常怀有一种胆怯的心理,举手投足、寻津问路也思前想后、顾虑重重。这种性质的害羞为数很少,与先天的气质类型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适应、锻炼而改善。二是认识性害羞。造成这种害羞的主要原因是过分注重“自我”,患得患失的心太重,生怕自己的言行不对而被人耻笑,说话做事都要有绝对的把握才进行,不敢冒半点风险,因而老是受环境和别人言行的支配,缺乏主动性。久而久之,便羞于和人接触,更羞于在公开场合讲话。三是挫折性害羞。这种类型的人,以前不害羞,性格开朗,交往积极主动,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连遭挫折,变得胆怯怕生,消极被动。
害羞不仅阻碍与别人建立正常亲密的友谊,还可能导致沮丧、焦虑的情绪和孤独感,导致性格上的软弱和冷漠。因此克服害羞非常必要。那么,我们怎么克服这种心理呢?
首先应该明白,所谓“难为情”和“自卑”并没有什么可觉得惭愧的。因为每个人人都有这种心理,只是这种心理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历史阶段所表现的程度不同罢了。作为一个人来说,生活中很多事情往往不是能够遂一个人的心愿的。每一个人都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一件事。你自己也许真的有些方面比不上人家,可是并不是说别人每一样都比你强,应该善于自己寻找自己的长处,并且努力使它大放光芒。所谓“百业之中,皆有所长”,能够在某个方面、某个领域成为佼佼者,才是成功的第一要诀。
我们应该明白自卑这种心理并非不能克服的。闻名世界的拿破仑,曾经因为自己矮小异常而羞愧不已;另外,如蒂姆提尼斯、爱迪生、恺撒,以及世界史上许多著名人物都曾有过某种程度的自卑感,可是他们能够战胜自卑、战胜自己,最终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卓越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这种自卑心理才促使他们去寻找更加完美的人生,从而成为人类优秀的楷模。
要完全地克服这种弱点,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这种心理的起源。然后,针对这个根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选定一个人多的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在思考某个问题的时候,注意自己对某件事情的决断是不是干脆利落;在面对一个陌生人的时候,你愿不愿意把他当作你的新朋友;在他人面前你是否会觉得自己脸红;是不是平常有很多忧郁的事情;是不是经常埋怨别人发现不了你的长处。凡此种种,一一分析,便可以知道导致你自卑心理的原因,从而便能够对症下药,减少克服这种心理的困难,练就过硬的“厚”功。
求人办事更不能脸皮薄。因为,俗话说:“脸皮薄,吃不着。”
脸皮薄难成大事。有些人脸皮太薄,自尊心太强,经不住被拒绝的打击,只要略一受阻,他们就脸红,感到羞辱、气恼,拂袖而去,再不回头,甚至与对方争吵而闹崩。
表面看来这种人似乎很有几分“骨气”,其实这是心理素质过于脆弱的表现,只顾面子而不想方设法达到目的的人,很难办成事情,更难有大的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