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突然不小心得罪了人,想求人办事却遭到拒绝,劝人不好劝,等等,这时候,用赞美的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化解难题的思路。
古时候,一个叫彭玉麟的官员,有一次路过一条狭窄的小巷。一个女子正在用竹竿晾晒衣服,一不小心竹竿掉下,正好打在彭的头上。彭勃然大怒,指着女子大骂起来。
那女子一看,砸的是彭玉麟,不禁冷汗冒了出来。但她猛然间急中生智,便正色地说:“你这副腔调,像行武的人,所以这样蛮横无理。你可知彭大人就在我们这个地方!他清廉正直,如果我去告诉他老人家,恐怕他要砍了你的脑袋呢!”
彭玉麟一听这女子夸赞自己,不禁喜上眉梢,一瞬间意识到自己的失态,马上心平气和地走了。
并非“当面”夸赞,却胜过“当面”夸赞,说得彭玉麟心里美滋滋的:自己在民间居然有这么好的吏治声誉,决不应该为这些小事而损害形象。翻然省悟之后,只好转怒为笑,心平气和地离开了。
这位女子用“间接”赞美的方式,使自己避免了责罚。足见其机敏。
如果求人办事时用赞美的方式来进行,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手段。
方明有件棘手的工作,无法独立完成。他想找李春帮忙,因为李春在这方面颇有研究。可是怎么开口呢?
方明找到李春说:“小李,我这儿有个计划,自己实在搞定不了,帮个忙吧?”
李春面露难色:“我这段时间也挺忙,你还是看看别人有空没有,比如老郑?”
方明说:“小李,这个计划没你帮助,确实是不行啊。”李春见方明态度诚恳,为了不负自己的好名声,就答应了方明的请求,帮他完成了工作计划。
我们在求人办事时,要把对方抬高一点儿,再高一点儿。这样才会让对方觉得为你办事有意义,在“盛情难却”之下,自然会为你办事了。对方办完事之后,千万不要忘记答谢,否则以后就不会再有人愿意帮你的忙了。
在劝不好劝的人时,也可以借赞美来规劝。
楚汉战争的结果是刘邦打败了项羽,刘邦心里自然很骄傲,常常问他的大臣们自己为什么能打败项羽之类的问题。大臣们都非常了解刘邦“胜者为王”的心理,于是都对他的才能赞叹不已。刘邦逐渐产生了自满情绪,执政的积极性慢慢懈怠下来。
一次,刘邦生病后整日躺在宫中,下令不见任何人,不理朝政。许多跟随他征战多年的元老也都找不到劝说的办法。
大将樊哙想出了个办法,闯进宫中进谏,他先掷地有声地对刘邦的过去进行了一番赞美:“想当初,陛下和我们起兵沛县定天下之时,何等英雄!上下团结,同甘共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社稷大业。”
几句话激起了刘邦对自己辉煌历史的自豪之情,然后樊哙话锋一转:“现在天下初定,百废待兴,陛下竟这般精神颓废,大臣们都为陛下生病惶恐不安,陛下却不见大臣,不理朝政,而独与太监亲近,难道就不记得赵高祸国的教训吗?”
樊哙一席肺腑之言终于震醒了刘邦。以后,刘邦专心朝政,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为汉朝兴旺发达奠定了基础。
在这里,樊哙先是称赞了刘邦征战时的辉煌战绩和勤政作风,而后又巧妙地批评了刘邦现在的颓废和懈怠,赞扬与批评相结合,终于达到了说服刘邦勤政的目的。
可见适时恰当的赞美胜过其他一切优美的语言。
面对与自己作对的人,怎么办?通过赞美的方式,可以化解他对你的不服气。蔺相如不就是通过得体的赞美让廉颇负荆请罪的吗?
面对对自己的能力构成威胁者,怎么办?用赞美的方法吧。当年,迈克尔·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