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京城政变的第二天,成都王赶到了洛阳。又过了两天,一仗未打的河间王司马颙也匆匆赶到。这时与司马冏隔河对质的张泓得知司马伦和孙秀都死掉了,立刻带着手下孙辅和司马雅向齐王司马冏投降。司马冏也来到京城。其后又有常山王司马乂和新野公司马歆的部队入京。五王的军队在京城胜利大会师。

    司马衷封齐王司马冏为大司马,加九锡,河间王司马颙为太尉,加三锡;复司马乂为长沙王,封骠骑将军,统领左军;司马歆晋爵为新野王,都督荆州诸军事,加授镇南大将军。而成都王司马颖不仅被封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加九锡,而且可以入朝不趋,带剑上殿,与齐王共同留朝辅政。

    成都王司马颖本打算留下来过一回执掌朝权的瘾,卢志却道:“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天上不能有两个太阳。何况您这一回立的是首功,所受封赏也最大。您要是留下来,恐怕要和齐王司马冏发生矛盾。是福是祸,不可预知。不如殿下干脆把大权让给齐王,总算可以得到好名声,总比不知祸福要强得多。”

    司马颖觉得很有道理,便以母亲有病需要照顾为理由,奏请归藩。司马颖走后,齐王司马冏大权独揽,志得意满,竟也学起了司马炎,带头搞奢侈。因为要扩大自己府第的规模,又一时找不到材料,便把京城里公家的办公房和老百姓的私房拆掉上百处,用来筹集工料,弄得京城怨声载道。

    到了永宁二年(302)三月,皇太孙司马尚夭折。到这个时候,司马衷所有的儿子、孙子算是死绝了,再没有子孙可以继他的皇位。于是经过一致的推选,他的亲弟弟司马颖为皇太弟。

    司马颖被推为皇太帝是有原因的。司马颖不贪权势,让权给齐王司马冏,这便给自己留下了好名声。他回到藩地之后,按照卢志的主意辞去大都督,推掉九锡殊礼,又上表把所有的功臣都举荐了一番,用自己的俸禄打造棺木,装殓祭祀战死的将士,抚恤他们的家属,并开仓赈济饥民。这一系列的举动,使已经对司马家族失望的百官总算有了一点儿希望。于是,提选司马颖作为晋朝皇位的未来继承人就不奇怪了。

    但司马冏岂肯让司马颖捡这个大便宜,仗着自己把持朝政的权力,另立晋武帝之孙、清河王司马遐之子、年仅八岁的司马覃为皇太子,自封为太子太师。

    这时河间王司马颙看到了自己执掌朝政的机会。因为京中的长沙王司马乂早就和司马冏有矛盾,只是惧于司马冏的实力而没敢和他公开翻脸。此时司马颖几乎到手的皇太弟被司马冏故意搞没了。司马冏里里外外都有了强大的敌人,只要自己振臂一呼,此二人必然响应。三王实力远在司马冏之上,司马冏必败无疑。

    司马颙的确是看清了形势,他起兵之后又派人邀成都王相帮。成都王司马颖因为搞了半天民心工程,却因为齐王作梗没能立为皇太弟,对齐王司马冏恨之入骨,当即响应,起兵向洛阳攻去。

    诸王之中最有实力者,不过齐王、河间王和成都王三处。现在河间王和成都王联军抗齐,齐王司马冏当然很是担心,立刻聚齐百官商议。在殿上齐王司马冏连连叹气道:“要说司马伦和孙秀篡夺帝位,扰乱社稷,天下伐之,我还能理解。但我是第一个起兵除恶,拥帝复位的。我有什么过错?为什么要讨伐我?我想不通!”

    这时尚书令王戎道:“你的功劳的确很大,任谁也比不过您。可是后来您坐拥天下之后,没有论功报赏,而是任人唯亲,这就使许多人不服气而怀有二心。现在河间王和成都王的兵力要超过你很多,又是人心所向,殿下不如交出大权,离开京城,回到藩地。照样可以保得富贵平安。”

    王戎这个人很有才干,他创制了甲午制,就是任命官吏必须先有一个试用期,试用期内考核其政绩,再决定是否录用。这在当时是一大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