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最感人的一个主题,是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图写为极富诗意的场景,或渡头落日,或墟里孤烟,或江中渔火,或隔浦人家,青溪盘绕的柴门,红树遮掩的山窗,雾晓的舟子,雪夜的骡夫,等等。
为什么这是感人的?为什么我们觉得这些画面优美而富于意味,那意味又是什么?为什么“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令人神往,改成“青溪两千仞,中有二道士”便成了笑话?与其寻求枯燥的答案,不如继续欣赏古人的用心。最典型的山水画面,我以为是在王维的半首诗里:
“不识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山水诗和山水画,起于六朝,复兴于唐。和六朝的乱七八糟不同,虽然经历了安史之乱,王维的时代,仍可以称为盛唐,国家高歌猛进,人民欣欣向荣,那么,王维、孟浩然、储光羲这些人,对个人命运及社会状态的看法,如此暗淡,是不是多少有点奇怪呢?
和众多的儒士一样,王维年轻时,也是奋发向上的,从他受张九龄的汲引而做了右拾遗,到九龄南贬,也就在两三年的时间里,王维对政治的兴趣,如同青年人的热情,迅速冷却。但政治挫折并不足以解释他后来的立场,他和当时的一批士人,发自内心地厌恶被赋予的社会使命,对政治和伦理生活失掉兴趣,早就发现传统的为儒家所描绘的天下图景,乏味到毫不值得向往。
王维自己的理想国,与其说在真实的山水之间,不如说是在想像之中。他几次退隐,又都复出,他厌恶人际的纷攘,又受不了贫穷和寂寞,他自称是清正的人,却不得罪每一位大人物来往,不论那人是李林甫、李辅国,还是安禄山。用他自己的话说,世事浮云,何足关心,所以虚与委蛇,心不在焉,便解除了旧有的道德责任,不为礼法所累了。
对意趣相近、却葆有节操的几位前人,他有所批评,或者说,藉批评以自辩。洗耳的许由,不解至道,解印的陶潜,忘大守小,至于嵇康的抗争,在王维看来,更是毫无意义,“顿缨狂顾,岂与俯受维絷有异乎,长林丰草,岂与官署门阑有异乎”,人事中的善恶,既无分别,出处去就,也便无所谓了。
彻彻底底的犬儒主义,与对合理生活的美好向往,就这么结合起来了。在后世,更加明显,一个人只要把自己想像为理想主义者,便可以心安理得地做一个现实主义者了。山林之思,一直是士大夫的隐身草,几乎没有一人,不是一有机会,就图山咏水,如单看那些诗文,你会奇怪,古代中国,怎么还找得到肯去做官的人,何况为之打破头乎。
王维想像中的山野,能将人洗净,使无所不安,又是友好的道具,给空虚赋予意义。王维学佛,得一空字。有意思的是,他,以及后来的一大批人,将空寂的概念,从哲学下拉到实际生活,这固然不是错误,但也足为遁术了。
王维的画没有流传下来,世传的几幅,都不可信。据说他喜欢画“雪景,剑阁,栈道,骡纲,晓行,捕鱼,雪渡,村墟”。在萧瑟的环境里,人的活动,仿佛回到本来,构成与自然界的单独关系,双方共演一出哑剧,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吗?天才的力量便是如此,王维描绘的清静世界,那是上帝也造不出来的。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自怜自惜如此,谁不愿意诵读呢?我热爱王维的诗,也艳羡他过的日子,借用宋人的评论,是富贵山林,两得其趣。看来用不着云霞侠侣,鸟兽朋群,便在人伦中,也可安拥世外之思,办法之一,就是读王维的诗。
在另一首诗里,王维写道:“日夕见太行,沉吟未能去。问君何以然,世网婴我故。”世网撄挂,沉吟难去,所以要歌式微而写空林,以冀明月之一顾。王维毕竟是有远志的人,后人无王维之志,行则百倍不堪言,来迁之余,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