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起希腊,我们自然会联想起两样永远在人类历史上闪烁光芒的东西:奥林匹克运动和古希腊文明。前者不用解释,后者则是我们许多东方人需要补的课。希腊文明在哲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成就至今仍是欧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最绚丽的部分。“爱琴”是著名的海湾名称,也是欧洲旅游胜地,更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而克里特岛则是这一古代文明发源地的核心地。

    克里特岛面积8261平方公里,比马耳他整个国家的面积大出二十多倍,是希腊最大的岛屿,在地中海的爱琴海湾之南。公元前2800年,克里特岛就已经进入青铜器时代。公元前2000年在岛北岸以克诺索斯为中心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建筑起宏伟的宫殿、庙宇,那个时代岛上就有兴盛的石雕、金银制品、珠宝、陶器制作业和频繁的海上贸易。

    希腊神话中许多故事就发生在这座岛上,其中最著名的要算米诺斯王传说了,克里特文明因此亦名米诺斯文明。克里特岛上有山地和深谷,风景优美多姿,还有断崖、石质岬角及沙滩构成的海岸。地中海气候使得这里通常风和日丽,植物常青。岛上种有橄榄、葡萄、柑橘等,鲜花遍地盛开,岛四周是万顷碧波,因而有“海上花园”之称。

    闻名于世的米诺斯国王(KingMinos)时代,除了在岛上建筑了囚禁牛怪的迷宫外,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则划开了西洋文明的混沌,即使后来面对希腊大陆文明,拜占庭、罗马及奥斯曼土耳其文明的洗礼,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仍是它最令人难忘的一页,甚至后来的强势文明都是以它为根,融合它的精神。欧洲有句俗谚这样形容克里特文明,它“一点点酵母足以把全团的面发起来”。

    虽说克里特岛仅是地中海的第五大岛屿,但由于它的悠久文明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每一次欧洲大革命、大动荡似乎都与克里特岛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盟军与德军为争夺该岛,曾进行过一场历时12天的殊死空战,最后以德军占领为胜,盟军失守为败宣告结束。在该战役中,德军伤亡1.4万人,损失飞机220架。其中德军唯一的空降师第七空降师,在战役中遭受巨大损失,伤亡超过5000人,几乎占全师的四分之三;参战的空降兵共计伤亡6500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可谓元气大伤。由于德国空降部队在此次战役中的巨大损失,克里特岛因此被称为“德国伞兵的坟墓”。盟军伤亡人数更多,约2.8万。其中英国海军3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被击沉,1艘航母、2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被击伤。希腊伤亡人数超过6000人,其海军基本全军覆没,另有75%的商船被毁。希特勒虽然是克里特岛战役的胜利者,但由于他的空降兵损失惨重,因此认为伞兵时代已经过去,基于这一思想,德军后来没有及时补充扩建其空降兵部队,在此后的战争中,再没有实施过大规模空降作战。而且由于克里特岛战役,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行动”被耽搁了整整四个星期,德军机械化部队因此陷入了莫斯科的漫漫大雪中,二战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变了。克里特的文明与悲壮同样光芒四射。克里特的风光与风情则更是迷人倾世。

    2011年2月下旬的克里特,这颗欧洲明珠因为一批批中国人的进进出出,又一次成为世界瞩目之地。据说当我驻希腊使馆向国内建议把克里特作为利比亚大撤离的中转地时,决策部门的不少人惊叹起来:这么著名的地方我们可以用吗?用得起吗?后来友好的希腊政府回应:可以用。为此,正处金融危机的欧洲诸国曾妒忌了好一阵:有钱的中国,这下可让口袋空空如也的希腊人饱餐一顿了!既然希腊回应可以用,那我们自然用得起!中国领导人很干脆地决定了此事。

    一万三千多名中国人要一下子进岛,这是克里特近几十年从未有过的事。当时岛上正值旅游淡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