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切地问:“你怎么了?胃里还难受吗?”
但杨谋没回答她,聋了一样继续看着屏幕。
他在看什么?
DVD正在工作——屏幕上是一片茂密的丛林,画面模糊而晃动,看得让人脑袋发晕。镜头深入到一片村落,人们脸上涂抹油彩,显然是东南亚某个土著部落。肤色介于亚洲人和非洲人之间,几乎衣不蔽体,围着火堆在跳什么舞蹈。
她从没看过这些内容,惊讶地抓着新郎:“这是什么啊?”
“一部纪录片!”杨谋盯着屏幕,光影在他脸上刻下烙印,“二十年前,有个英国摄制组,深入泰国与缅甸边境的原始部落拍摄。传说那是古老的猎头族,还保留着吃人肉的习俗。”
“食人族?”
唐小甜的脸变得煞白,屏幕里有一口沸腾的大锅,不知在煮什么肉?旁边被捆绑的女子正拼命挣扎,猎头部落的长老拿着狼牙棒,对女子念出一段奇怪的咒语。
然后,画面对准长老的脸,狼牙棒高高举起并砸下——
接下来的镜头让唐小甜几乎昏厥,而杨谋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画面又转到部落民脸上,他们用木勺舀起大锅里的肉,津津有味地享受大餐。
突然,电视机变成了黑屏。
唐小甜握着遥控器,睁大恐惧的双眼,盯着新郎问:“你怎么了?是不是酒醉得难受?想看这些画面刺激自己醒过来?”
但杨谋一把夺过遥控器,电视机又亮了起来,纪录片画面还在继续。
这就是唐小甜和杨谋的洞房之夜。
几个小时后,他们就要出门去机场,前往泰国享受蜜月之旅。
食人族,在等着他们吗?
2005年10月9日,下午13点13分。
德国,美因茨。
这是间黑暗高大的宅子,通过狭窄的窗户可以眺望莱茵河。厉书缓缓走过空旷的长廊,这里的安静让人产生某种错觉,与法兰克福书展的喧嚣形成鲜明映照。
他每年秋天都会到德国出差,参加全世界最大的法兰克福书展。当出版社老总们跑出去玩时,他也不甘坐在无聊的展台前。前几次来法兰克福,跟随老总把周围景点全玩遍了,这次想去个特别的城市——美因茨。
从法兰克福到美因茨只需半个小时,刚到这座莱茵河畔的小城,便见到了约翰·古登堡的铜像——西方印刷和出版行业的祖师爷。美因茨是古登堡的家乡,他于十五世纪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用铅字印刷了《圣经》,也是欧洲第一部活版印刷的出版物。活版印刷术从此在欧洲迅速发展,成为文艺复兴的重要工具,造就了近代西方文明。
在古登堡印刷博物馆,厉书参观完《古登堡圣经》,来到楼上的珍稀古书阅览室。拿着法兰克福参展商的证件,进入充满清冷无人的古屋。这里有各种珍贵图书,从十二世纪的羊皮书,到古登堡亲自印刷的地图,还有歌德时代的绝版小说。
目光在一个破旧的书脊上停住了,是拉丁文的书名——《卡洛斯·桑地亚哥在暹罗和缅甸的旅行指南》。
因为家族信仰天主教,厉书从小就学习拉丁文。他从书架取下这本书,朴实无华的书皮毫不起眼,翻开来闻到一股陈腐气味,可能两百年都没人动过了。
书页里写着出版时间和地点:公元1606年,里斯本。
这是十七世纪初葡萄牙出版的书,几乎有整整四百年了。全书只有一百多页。作者是葡萄牙人卡洛斯·桑地亚哥,1590年离开欧洲,到过印度、马六甲、爪哇,甚至中国的澳门。1595年,他成为缅甸国王莽应里麾下的雇佣兵,参加了缅甸与暹罗(也就是今天的泰国)的“白象战争”。两年后,桑地亚哥被暹罗军队俘虏,归顺了著名的纳瑞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