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慢塑就我们世故而坚硬的心。

    无数人怀揣一本《藏地牛皮书》进藏(我也是其中一位),只有两位收获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藏地白皮书》,仅这一条,便足以成为购买理由。阅读过程中,我还很八卦地列出这个以不可思议的勇气和热情急速向前推进的故事的详细时间表:

    2003-04-25:拉萨相逢,地点八朗学旅馆。

    2003-04-29:结伴旅行,目的地珠峰大本营。

    2003-05-03:回到拉萨。

    2003-05-07:故事的女主角真,离开拉萨,飞成都经昆明去大理。

    2003-05-08:故事的男主角铭基,离开拉萨,回公司外派地南京。

    2003-05-10:铭基同学从南京飞香港。

    2003-05-11:千里赴约的浪漫行程正式展开,但我们也不能忽略铭基同学12小时马不停蹄的辛劳:香港——深圳——昆明——大理。这中间,他换了多种交通工具,分别是:火车,飞机,旅游大巴。

    一周后:真也踏上一连串的旅程,大理——昆明——广州——深圳,直接导致的后果是,铭基同学从此加入深港两地每天往返的疲惫人群。在时光紧迫中倍感相聚宝贵的时光,持续17天。

    2003-06-20至23:铭基同学飞北京。

    2003-07:真飞赴铭基同学的故乡香港,待了六天。之后去英国留学。此时铭基也在默默筹备去英国工作事宜。

    2003-08-31:伦敦希斯罗机场,不断忍受“分离——重逢——再分离”折磨的两人,终于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2004-05-12:真生日这天,铭基同学求婚。

    2004-06-12:一个历时一年多一点的童话画上句号,与此同时,一个没有终点的童话开篇,两人在伯明翰举行俭朴而庄重的婚礼。

    我承认我很八卦,我承认我还不可救药地“Anti-Romantism(反浪漫)”,列完这张时间表的第一反应竟是:好一场“奢华”的爱情!短时间内飞来飞去,每一次见面不光是时间和精神上的巨大消耗,同时也是金钱损益的无底洞。即便号称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今社会,我相信也轻易排除了至少一半人追求浪漫的能力。在此我并无恶意揣度二人家境的企图,其实从他俩的文字里丝丝缕缕透露出来的信息已足够多:女方出生书香门第,可远未达到暴发户的程度;男方作为普通香港上班族,荷包更没鼓到哪里去。说到底还是勇气,拼尽一生休孤注一掷的勇气,表面上看是花钱如流水的勇气,背后是面对有可能绝望的爱情不顾一切去把握的勇气。金钱作为最直白的衡量标准往往最有效:关键不在钱的绝对数量,而在钱的相对比例——愿意付出手中拥有的多少。千万富翁哪怕天天飞过来看你,也不代表他上心;冒着失业的危险千里奔赴,只为把自己作为生日礼物送到她手里,才是珍贵的诚意。真何其聪明,从八朗学门口那个长得破纪录的告别拥抱开始,她便明白:有些人,错过就不在。

    相遇的后面是分离,分离的后面有两种可能,允许相遇回归还是任由分离继续,尽由着你。傅真与铭基都在短暂的分离中,迅速作出判断,“在没有你的生活中,我无法正常呼吸”,于是他们果断地、甚至闪电般地行动了。

    榜样成为荼毒贻害四方,往往因为我们误读了结果,曲解了过程,盲信了条件的万能。好比以为从大学退学就能成为比尔·盖茨第二是众所周知的天方夜潭,哪怕你完全拷贝五年前真和铭基的那趟旅程,也不可能复制一场完美爱情。请相信一个在玛吉阿米从来都独自喝完整杯酸奶的人;请相信一双在路上看过许多无疾而终爱情故事的眼睛。刹那间爆发的热情仿佛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