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项原则的基础。印度和缅甸在提倡和平共处原则时,依据于其古老的宗教文化,而中国则源于古代的哲学和伦理思想。当周恩来总理参加万隆会议时,许多亚非国家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有疑虑,周总理说,我不是来吵架的,然后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思想,认为应当把意识形态的差异搁置一旁,结果促成了万隆会议的巨大成功。可以说这是以和谐价值观化解矛盾的绝佳案例。邓小平继承与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顶原则,指出,考虑国际关系主要应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不论国家大小,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什么问题都可以妥善解决。在冷战尚未结束时,邓小平已经敏锐地察觉世界的新趋势,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问题。他也对党际关系提出了四项原则,即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不仅用于社会主义国家和工人政党,而且扩大到同各种类型的外国政党的关系上。
邓小平早在上一世纪80年代初就明确指出:“我们的对外政策,就本国来说,是要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不是假话,是真话。这不仅是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是符合世界人民利益的一件大事。”
在冷战结束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国际体系、秩序和机制处于迅速的转型之中,人类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威胁和挑战,中国对外战略和政策也遇到了新的课题和难题。锦涛同志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文化多样性和世界多样性的观点,进一步提出,把和平、发展与合作写到我们的旗帜上。如果说,过去中国的对外政策思想较侧重于互相尊重、平等互利、互不干涉,那么今天则更加主动地以合作来减少矛盾,增加共识。对内建设和谐社会与对外建立和谐世界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相辅相成的。
和谐的要求是否比和平的要求更高?
那是一定的。和平还只是不以武力相向,而且不威胁使用武力,但是和谐却要求在和平相处的基础上,互相尊重,彼此理解,互相帮助,彼此协调,互相扶持,共同前进。这是植根于中国和东方哲学思想的理念。众所周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国际无政府状态分为三种文化,第一种是霍布斯文化,各国之间的关系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第二种是洛克文化,各国之间不是敌人,但也还不是朋友,主要的关系是竞争。第三种是康德文化,其核心是友谊,各国再也不会发生战争,遇到威胁还要共同抵御,互相帮助。康德的著作题名为《永久和平论》,也是以和平为最高目标的。但是,在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中,不仅有和平,而且有和谐这样更高的境界。在东亚各国的政治文化中,和谐都是重要的目标。虽然东亚国家也采用了西方的政治民主制度,但与西方强调表决、少数服从多数不同,东亚各国在表决之前往往花费很多时间去协调沟通,以便达到更大的共识。所以,和谐的理念至少包含这样一些重要内容,譬如包容性,以开放的心态求同存异,兼容并蓄;譬如自律性,对世界负责任的态度就是自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譬如利他性,只讲利己,就难以达到和谐;再譬如非强制性,礼不往教,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显然,在和谐的理念下,国际关系就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取得更大的进步。
和谐的理念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和谐的理念具有深刻的意义。在当前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发生重大而急剧的变化时,它指出了前进的方向。传统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国家都追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互相之间的利益必然碰撞,因此实力就是决定性的因素。这种理论预示的只是弱肉强食的丛林状态。但是,人类社会正在进步,并且必然最终会脱离丛林动物界,和谐世界才是人类生存的光明前景。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