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本位制的基础。事实很清楚,1934年那场白银风潮的根源,在于白银在国际市场是一般商品,在中国则是通货,当国际银价跌落时,白银涌入中国;当国际银价上涨时,白银就会大量外流,这是世界经济的规律,也是无法阻挡的。一旦国际银价被他国恶意操纵,白银无序地大量流入和流出,势必给银本位国家造成金融及经济上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只有加紧实施币制改革,才能切断国际市场上银价涨落对中国经济的严重影响。
在稳定银价无望的情况下,中国加快了币制改革的步伐。由于英国当时的在华贸易额是美国的6倍,中国的经济混乱势必影响到英国的利益,因而国民政府转而向英国求援。1935年8月,英国派出首席经济顾问李兹·罗斯来华,其任务就是为国民政府策划币制改革。美国在听说英国参予其事后也不甘落后,随后便推荐总统经济顾问杨格前来以备咨询,而国民政府对英美两国都表示欢迎。
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亲英美的外交政策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和30年代中国面临的危局有很大的关系。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的野心昭然若揭,从东北到热河、察哈尔,接着又觊觎上海和华北,可谓是步步进逼,其“亡我中华之心”不死,大举侵华也只是迟早的事。因此,国民政府在币制问题上不但要考虑接近英美,而且要为未来的反侵略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战场上较量的不仅仅是军事力量,持久的战争更是对经济的严峻考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币制改革的成功与否,既是防备日本侵略的战略需要,也是打赢未来战争的关键。
回顾晚清以来的近百年历史,中国之所以被外敌屡屡侵犯而无还手之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央政府缺乏现代财政与经济的运作能力,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调集全国的力量(包括资金与物资),以至于大国力量无法充分展示出来,这才使得中国虽为泱泱大国,但在战争中总是被动挨打(譬如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各方面力量并不比日本差)。
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数月后,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发布《关于币制改革紧急命令》,宣布实行法币政策。法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行(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合称“四大行”)发行的钞票定为法币,今后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现在流通的银元、银两等,均可通过银行按比例换取法币。
在宣布实行法币后,中国事实上是放弃了银本位,币值也不再受世界银价的涨落而变化,但中国人有着几百年使用银制货币的历史,一时间还难以适应(中国人对纸币有着天然的不信任)。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很多人并不愿意用手里的银元去兑换法币,而是将它们窖藏起来。除了传统观念之外,民众不愿意兑换法币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法币发行之初,其规定是银元兑换法币一元,但由于国内的银价是受控的,其只相当于当时国际银价的60%,民众觉得吃亏。
直到后来,当局强令各大中小银行、钱庄、银楼及其银制品企业或者商铺将存储的银币、银锭、银条、银块等集中兑换成法币,在搜集到一定的白银后,拿到国际市场上集中抛售换取外汇,以促使国际银价下跌,民众兑换法币的意愿才有所增强。在银元的收兑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国民政府出了一个妙招,那就是通过发行新辅大量收进了原有的旧辅币银角子,这下歪打正着,收兑了不少白银。
原来,之前各省发行了大量的辅币银角子,数额虽少但量很大,因为日常生活中使用银元的机会并不是太多,而国民政府当时铸造的新辅币是镍币和铜币,其中虽然不含任何银的成分,但样子很好看也很精致,加上辅币要经常使用,因而民众纷纷前去兑换,这样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