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石家庄解放后,4月11日,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由陕北东部渡过黄河,经晋西北到达晋察冀解放区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和刘少奇、朱德终于会合。紧接着,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战略区及其领导机构合并,成立中央华北局和华北军区。

    华北解放区大体包括陇海路以北、津浦路以西和以东的部分地区,同蒲路以东、平绥路以南和以北的部分地区,拥有4370多万人口,1.63多亿亩耕地。这两大战略区的合并,使之成为联结东北、西北和中原各战略区的枢纽,不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使本区人民休养生息,而且为各解放区提供了大批经过补训的兵员,有力地支援人民解放军内外线作战,抽出大批的干部加强新解放区的工作,支援我军向全国胜利进军。

    从某种意义上说,石家庄的解放,加快了中国革命的步伐。敌方也完全明白石家庄对人民解放军的意义,他们要千方百计夺回石家庄,不能让石家庄解放的活剧再在全国上演。

    于是,每天都派大批的飞机狂轰滥炸石家庄。

    傅作义对山西太原有一条航线,每天过飞机。大概是1948年7月底8月初吧,华北人民政府在石家庄开成立大会,被北平敌人知道了消息,派出飞机轰炸石家庄。两架一批,轮番轰炸,石家庄仅有的一个大点的工厂——大兴纱厂被炸得停了产。夜间敌人飞机也来,先扔照明弹,再扔传单或者炸弹。

    因为敌机的频繁轰炸,毛主席和党中央并没有住在石家庄,众所周知,他们住在离石家庄还有100多公里的西柏坡。但是,各解放区的中央首长进出西柏坡,都要在石家庄落脚,国外华人、各界进步人士和起义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投奔共产党中央。因此,中央在石家庄设了个鲜为人知的代号为“309号”的独立小院里,用于接待。

    这,就是现在的西建街一号院,已经被市政府确定为保护对象。当时是华安西街12号。这所小院是石家庄第一任市长柯庆施亲自选的交际处的一部分,并向交际处张处长交待,此院编为“309号”,作为特殊使用。

    那时,这里的四周是一片绿绿的菜地。小院里的房子是日本时期的砖木建筑,围墙上有电网,门口的一侧装有一块写有“柳庄”的汉白玉石雕。进门正房的台阶下有一个养鱼的圆水池,院子里还有一个大藤萝架。据当年在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工作过的老同志回忆,从1947年底到1949年上半年,虽然石家庄已经解放,但全国还正在解放之中,中央首长接见起义的著名将领,召开军事、后勤等各种会议,讨论军政形势,对外都说在西柏坡,实际上有许多是在石家庄市的“309号”院内进行的。特别值得一说的是,1948年夏末,朱德总司令和徐向前、聂荣臻等在这里制定了攻打太原的方案。解放太原的战斗打响后,徐向前不顾自己的身体,从这里乘担架去的太原前线。这一年,全国的解放战争进入全面反攻,周恩来在这里考虑了平津战役中的北平和平解放问题;聂荣臻也是从这里去平津前线指挥部的。

    为了保密,有关“309号”的一切文字材料都没有留存。上级有多次指示,一不广播,二不登报,三不诉诸文字,四不许对任何人讲。因此外界都知道西柏坡,却几乎没有人知道“309号”院。

    那时,“309号”院有时住一位首长,有时住好几位,从未间断过。毛、刘、周、朱、任五大书记和彭德怀、邓小平、陈毅、刘伯承、李先念、董必武、聂荣臻、徐向前等十五六位中央首长都在这里住过。

    这个时候,已经在准备往北平迁了。

    在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还派中央警备团去石家庄实习过。因为他曾经说过,人民解放军不仅仅是一个战斗队,也是一个工作队。打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