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道了。”
田成子边听边流泪,只好听从兄长的建议,哭着为他送别。果然,完子以身殉道,救了齐国。
在这个故事里,完子正是权衡各方面利弊后,果断做出以已死而保国安的决心,李代桃僵,使齐国得以安定。
萨达姆化敌为友
90代初期,爆发了一场著名的现代战争—海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取得了胜利。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虽然是多国部队的手败将,但他在战争前后运用的一系列谋略,足以证明他并不是“孬种”,他在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的非凡手腕曾多次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手足无措,且看一例:
伊拉克人入侵科威特后,引起了全世界一片谴责声,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十分恼怒,纠集多国部队迅速开进了海湾。在伊拉克南面和伊拉克西面形成了一个强大壁垒,企图迫使萨达姆撤出科威特,同时,全球大多数国家还对伊拉克实行严厉的经济制裁。
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反应强烈,是萨达姆始料未及时的,伊拉克面临比想象中在得多的困难。
在入侵科威特前,伊拉克已经和其东部邻国伊朗打了8年胜负未见分哓的苦仗,虽然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前两年,两国已经结束战争,但关系仍然十分紧张,战后许多遗留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多国部队进驻海湾,使伊拉克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大有灭顶之险,面对这种形势,伊拉克革命委员会内部也有纷争,有的主张不顾一切,抵抗多国部队进攻,同时对宿敌伊朗也不能客气,萨达姆仔细分析了形势,认为“多国部队已是强敌,若伊朗再乘炎打劫,从背后捅上一刀,岂不彻底完蛋?”诡计多端的萨达姆很快想出了一个李代桃僵的外交战略。
他对革命委员会的成员说:“当前,多国音阶是最危险的敌人,伊朗和我们毕竟已经休战,如果能集中精力消除多国部队的威胁,那么,将来主宰海湾的还是我们,现在,我们不仅不能和伊朗继续对抗,而且应主动和解,争取伊朗的中立甚至友好,这样,纵然要牺牲一部分国家利益,但可以改变当前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集中主要兵力对付多国部队。”
1990年8月15日,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不到两周时间内,萨达姆开始实施他的外交战略。这天,萨达姆在百忙中突然停下一切活动,给他的宿敌—伊朗总统拉夫桑树贾尼写了一封信,信中讲到:“你所要的一切……都已实现。”这个“一切”是指停火后两国边界的问题、伊拉克撤出所占伊朗领土问题,交换战俘等一直僵持不下的问题。这封信中,萨达姆完全同意了伊朗的要求;第一,关于《阿尔及尔条约》,伊拉克表示重新予以承认,从而收回了“阿拉伯河全部水域属于伊拉克”要求,两伊重新划定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边界,第二,伊拉克无条件从1000多平方公里的伊朗领土撤军,这些土地是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占领伊朗的,第三,伊拉克立即同意无条件交换战俘。
看到这封信,伊朗总统喜出望外,伊朗外长称这是伊朗有史以来所取得的最大胜利。
萨达姆并不是虚张声势,面对可能出现的严重危机,他不来真的不行。8月17日,伊拉克单方面释放伊朗战俘,同时在几个小时之内,伊拉克从1020公里长的边界线撤出全部军队。长达8年的战争没有解决的问题顷刻间烟消云散了,9月9日,伊拉克外第阿齐兹又访问了伊朗,这是伊拉克高级官员11年来第一次访问伊朗,在短短一天内,双方又相互达成了多方面协议:第一,伊拉克将用石油支付伊朗一定的战争赔偿;第二,伊拉克自己在发动两伊战争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第三,伊拉克原则同意不愿回国的伊拉克战俘可以留在伊朗;经四。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