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5/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生根本扭转。

    一名师长说:总司令,在敌军主力不断向西南方向推进的情况下,襄河河防的确堪忧。我们33集团军负责防守的300多里河防,由于三个师已经渡河作战,变得十分空虚。而我们目前在襄河东岸的部队,也损失严重,兵力单薄。我认为不可久留襄河东岸作战,而应该及时回撤到西岸,沿河死守。

    另一个师长表达了不同看法,认为三个师应该继续留在河东,坚持外线的积极防御。他的观点立即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因为很明显,如果回师西岸,沿河消极防守,就现有兵力而言,恐怕也难以确保河防。而把三个师的主力留在东岸与敌周旋,应该是最好的防守。因为敌人只要不能把中国军队赶回河西,他们就决不敢贸然渡河,否则中国军队就有机会趁势截断其后路。不过虽然这样,大家仍然关心着张自忠的安全,一个军官提出,目前起码应该把集团军指挥部撤回河西。

    张自忠一听顿时生气了:三个师尚在河东与敌殊死作战,而此时总部却撤退过河?绝对不行!襄河屏障如果被突破,则荆襄不保,而川汉势必危险。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后方就岌岌可危了。我们在河东虽然处于明显劣势,但拼得一分,敌力就减少一分,削其锐气,钝其行动,我们的防线便得以巩固。牺牲虽然难免过大,但是大义所在,我们只能不计成败,以尽军人的天职。怕死的过河,不怕死的跟我留在河东!

    说完,他威严地扫了大家一眼。军官们知道张自忠的脾气,都不作声。

    这个晚上,日军第39师团指挥部里同样异常繁忙。师团长村上启作和几名军官围在一张地图前。村上启作指着梅家高庙一线说:第13师团在这里遭到围歼,必然是襄河以西过来的敌军33集团军主力所为。否则,13师团不致遭此重创。我们必须继续与第13师团协同作战,对这一股中国军队实施围堵,将其聚歼于南瓜店一带……此时,一名参谋匆匆进来报告:我通讯部队今夜监测发现,在沟沿里至南瓜店一线附近,敌方无线电通讯极为频繁,并使用了众多不同频率分别发送。情报部门由此判断,敌33集团军总部极有可能就在这一地区。

    村上启作大吃一惊,急忙趴在地图上,他的手从地图上标出的第33集团军指挥部所在地,襄河以西的快活铺,一直移到了河东的沟沿里和南瓜店。然后他慢慢抬起头来: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第13师团吃了大亏。

    一个日军大佐说:师团长,这么说33集团军的司令官张自忠就在这一带?

    村上启作因为终于寻找到了张自忠的踪迹而变得兴奋起来,他下令道:立即将此情况通报第13师团,让他们全力突进,尽快与我部实现合围。命令左右两翼各部队全速前进,对沟沿里、南瓜店形成两翼包围。命令航空部队和炮兵待命,天亮以后发起全线攻击。

    第二天上午,在沟沿里以北的牛肋骨山,张旭明团与日军39师团右翼部队一部展开了激战,一直打到中午。反复的冲锋和反冲锋,双方残酷地拉锯,死伤都很严重。牛肋骨山已经被日军炮火覆盖过多次,不算太宽的山梁上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弹坑,硝烟弥漫,空气中充满硫磺味儿。张旭明把自己的团指挥部搬到前沿阵地上,亲自指挥。士兵们冒着猛烈的炮火,顽强抵抗着日军的一次又一次冲锋。大家都知道,眼前这个防御位置极为重要,因为在他们的身后,就是集团军指挥部所在的陈家湾。

    陈家湾是个很小的村子,被淹没在震耳欲聋的枪炮声里。指挥部里没有几个军官,大多数人都已经上了前线。张自忠蹲在地上,镇静地看着脚下展开的地图。从地图上可以看见目前的态势,日军已经对陈家湾和牛肋骨山形成三面合围,形势岌岌可危。

    张自忠的贴身副官和手枪营营长商量了一下,忧心忡忡地来到张自忠面前。张自忠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