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一座山,便可俯瞰马兰峪。
马兰峪,这个别说是在中国地图上微小,即便在河北省的地图上也很难找到的小村子,却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什么?就是因为它的四周是一座连绵起伏的昌瑞山,而因山而建的十四座清朝皇帝、皇妃的陵墓群则星罗棋布地散布在这里!
“王茂、王慎,你们看,守陵的日本鬼子当真全都逃光了!”这是1945年8月17日的清早,迷茫的朝雾已经在昌瑞山间渐渐散去,露出了倚山而筑的那些清代皇帝、后妃们伟岸雄踞的陵寝建筑。历经沧桑风雨的清东陵,在8月15日日本关东军从这里狼狈溃逃以后,重新回到了国民的怀抱,那一层层金瓦红墙的建筑仿佛闪烁着更加耀眼的光芒,但却诱惑着一些贪婪者的胃口。
说话的人名叫王绍义。他那矮笃结实的身材和眉毛下闪烁着焦灼目光的小眼睛,很难使不熟悉他的人将他与凶险的深山惯匪那种骇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王绍义那黎黑多皱的刀条脸、下颏上丛生的乱蓬蓬胡须和额头上几道深密的皱纹,都使他比42岁的实际年龄显得苍老许多。
王绍义从山顶上望见马兰峪的小街,当真与以往大不相同。就在两天前的下午,王绍义在距马兰峪几公里的兴隆县三拔子岭下的黄松峪村里,惊喜地听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当时有从马兰峪来的人告诉王绍义,从1933年起奉伪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命令前来马兰峪看守清东陵的一营日本关东军和两营伪军,以及“清东陵管理处”、“东陵地方警察公署”的警察们,都将在日本投降之后离开清东陵。王绍义在那时还将信将疑,此刻才发现,从前一度在日本关东军严密控制下的马兰峪及遍布周边的十四座清代皇陵墓葬群,如今确已是人去陵空了,就连附近的村民都可以如入无人之境一般,进入无人守卫的清陵区牧放牲畜。
在老谋深算、多次蓄意盗陵却屡屡失败的王绍义看来,像清东陵这样的禁区,任何时候都不会允许老百姓随意出入的。所以在最初听到清东陵区将要撤走守兵的消息时,王绍义并没有过多在意。但是,经过两夜的辗转反侧之后,王绍义还是在心里告诫自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果真的有了机会,我决不能放过!”所以,今天大清早,迷朦的晨雾还在昌瑞山间缭来绕去的时候,王绍义就早早地爬了起来,领着他两个儿子王茂和王慎,以砍柴为名,五更天便上了路。在天色渐渐露出熹微时,两只鞋上趟满晶莹露珠的王绍义,已经沿着一阶阶生满青苔的栈道爬上了高高的岗峦,居高临下地望着山根下的马兰峪。
“撤了!他妈的小鬼子当真全逃光喽!”王绍义的心底立刻升起一股兴奋的邪欲,他那瘦削的脸颊上绽出难以克制的笑纹。王绍义清楚地看到,从前布满了荷枪哨兵的马兰峪早已变得人迹杳然,山坡与岗峦上的远望亭、碉堡无人守卫,太阳旗也已被什么人撕扯成缕缕碎片,抛挂在山坡的松树枝桠上,在秋风中发出瑟瑟的啸声。特别使王绍义感到兴奋的是,从前戒备森严的“关东军热河守备团”、“清东陵警察事务署”等处,现在也是一派溃逃后的狼藉惨景。星罗棋布在附近昌瑞山上的一座座清代陵寝,都静悄悄地隐蔽在浓密的绿树丛中。
“爹,小鬼子撤了,宪兵和警察也跑了,机会真难得呀!”长子王茂25岁,身材魁梧高大,龇牙一笑时露出两颗虎牙。王茂显然对父亲王绍义多年以来觊觎清东陵了若指掌,见王绍义涨红了那张刀条脸,已经猜出他内心的变化,急忙在旁怂恿说,“爹,咱们干脆动手干吧,还怕什么呢?”
二儿子王慎黑瘦黑瘦,24岁,相貌与王绍义酷肖。他也有些跃跃欲试,拭去额上的汗珠说:“爹,干吧!这么多年来你一直惦挂着马兰峪的陵,可惜始终有官兵把守,一直没机会下手。现在日本宪兵和守陵的警察全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