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提供支持。

    下调决策制定的层次。发掘企业中的能守信、有责任心、高素质的人才,给予他们相应的决策权,同时也要有制衡机制,防止这些人才作出对企业不利的决定。

    把决策过程划分为逐步递进的小步骤。让决策者作出第一阶段的决策,给予他们制定决策的机会,培养他们制定决策的能力,注意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介绍情况,提供建议。当他们成功地制定了决策时,鼓励他们。

    在你设法改进决策过程时,还要注意以下的问题,以免出现差错。

    首先,你不要把犹豫不决、拖延看作是别人的过错,不然,就没有人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了。认真分析几个决策过程后,你会发现,事先准备得充分与否,呈报时的陈述方式都会对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是阻碍决策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培养每个人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使重要的信息引起别人的注意,怎样写文稿,怎样将自己的想法、计划、提议或报告向读者明确清晰地阐述。

    其次,要注意是否是全体下属都有躲避行为。如果是,就让大家共同讨论,想办法使全体下属学会采取行动,迈出前进的步伐。最好的办法是让大家共同参与,共同设想如何采取办法抛弃对躲避行动的容忍。

    2.凭直觉

    从前,几乎每一种主要的MBA的培养计划,都集中于向学生教授大量的决策模型。推动这一方法的指导原则似乎是如果不能使之定量化,它就不存在。

    不过,这一理性决策方法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实际的情况可能是复杂多变的,理性模型的本质在于用系统性的逻辑取代直觉,以大量的固定的模型来预测和决定一些未来的事,这可能会有很大的偏差。所以,直觉决策正在赢得商学院和管理人员中许多新的追随者们的青睐。专家们不再不加分析地假定直觉的运用是制定决策的一种非理性的或无效的方法了。越来越多的领导者开始相信,理性分析到了被强调得过了头的趋势,在某些情况下,决策制定能够通过决策者的直觉来改善。

    直觉不是要被理性分析所取代——而是这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在决策开始时使用直觉,决策者努力避免系统分析问题。他让直觉自由发挥,努力产生不寻常的可能性事件,以及形成从过去资料分析和传统行事方式中一般产生不出的新方案。而决策制定结尾的直觉运用,有赖于确定决策标准及其权重的理性分析,以及制定和评价方案的理性分析。在目前,领导者最有可能使用直觉决策的八种情况如下:

    存在不确定性时。

    极少有先例存在时。

    变化难以科学地预测时。

    “事实”有限时。

    事实不足以明确指明前进道路时。

    分析性数据用途不大时。

    当需要从存在的几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而每一个的评价都良好时。

    时间有限,并且存在提出正确决策的压力时。

    3.模糊思维方式

    现代科学证明,企业经营决策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大量的模糊问题,采用模糊思维方法进行决策是决策者的一项必备能力。

    所谓模糊思维,首先,就其思维的对象而言,它是关于模糊事物的理性认识。越是复杂多变的事物,模糊思维发挥作用的可能性越大。模糊思维的逻辑基础是模糊逻辑,使用模糊概念判断和模糊推理进行思维。其次,就其思维的方法而言,它虽然不像精确思维可以作精确的定量化、完全形式化表述,编成严格的程序,由机器来模拟再现,但它也有量的特征,有形式结构和逻辑顺序性,用近似的模糊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形式化、数量化处理,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综合。

    模糊思维是人脑思维的一个特点,也是其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