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还在校的时候,听过一个讲座,就是在深圳大学。当时是四通集团的总裁万润南,万润南政治上犯错误了,当然我不欢迎政治,我也不懂政治,我们就不谈政治那一块。他当时在上面作报告①,就谈了四通创业的过程。我当时在下面听着,感觉挺热血沸腾的,因为我当时是一个学生,而我当时的想法是,我毕业之后,回到安徽省统计局去,然后继续开始走仕官,也就是当官这条路去。
听完他的报告之后,对我的影响感觉还是很大。我感觉到市场经济在未来是主流——现在大家都知道,但在当时一般都认为中国还是一个计划经济的国家,在未来长期也会是。听了那场报告之后,我就开始产生这样的念头,毕业之后——那时离我毕业也不远,我就开始琢磨下海的事了。
当我毕业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了,就决定下海了。这个(决定)我觉得还是和我在深圳大学这段时间,(受到的)整个环境的熏陶有关。深圳大学在改革开放方面还是走在全国所有大学的前列的。像我当时在校时明显感觉到,深圳大学不足是在于学术类方面,但是在思想方面是很超前的。思想方面,深圳大学可能在全国都是遥遥领先的。
至于我从一个按部就班的人生规划,到从深圳大学一毕业就改变了,这个肯定是和深圳大学的熏陶有关。
我在快毕业的时候就在琢磨了,我要创业,我要做什么,思想已经在筹备了,我就编软件。
当时的市场情况是这样的,当时的四通是中国第一大的民营企业,它当时推出的打字机,卖得非常好。四通打字机可能很多人也见过,它把电脑的屏幕去掉,实际上是个微缩的电脑,把打印机融为一体。当时一台(四通打字机)卖两万多块钱,在市场上也是非常火的。
当时我就在想我做一个什么事呢,既然打字机这个需求量那么大,很多单位既有电脑,再买个打字机实际上是浪费的,我就想编个软件,让这个单位的电脑能起到打字机的作用。就这样一个winxp软件(桌面软件)。我自己调查了一下市场,发现(市场)还挺大的时候,就(决定)自己一个人研发。毕业我回安徽以后,也没去上班,就辞职了,就在家编软件。软件编得差不多的时候是1989年的8月份,我就来到了深圳,承包了一家公司的电脑部。
那时候我是个穷学生,我就从我父母那借了4000块钱,就是我的全部资产。我当时是坐飞机过来的,花了200块钱,这样连4000块钱都不到了。凭着这点钱,我自己要注册公司是不可能的,当然那时候也不懂怎么注册公司。后来就承包了一个电脑部,是通过深圳大学当时带我的教授介绍认识的,然后就开始做我这个软件。这个软件(当时)大体上已经开发好了,实际上还没有完全开发好,于是就边开发,边做市场。产品有了,市场需求有了,尽管我只有4000块钱,但是我一上来就想做全国市场。
做全国市场就需要打广告,打广告就需要钱。所以当时我就跑到北京,找到《计算机世界》报社,《计算机世界》报是当时计算机领域里面最权威的报纸,也是发行量最大的。我就请他们帮忙,我说我有一个很好的产品,我现在没有钱打广告,能不能让我先打广告后付钱。一开始(他们)不愿意,(就说)你连个正规公司都没有。于是我就在那磨,到最后也就同意了。实际上现在看也不贵,当时来看还是挺贵的,一个版面广告大概8000多块钱。我打了3期的广告,完了之后我就跟他们承诺,最迟1个月后付款。然后签完合同,我就把广告稿子给他。
广告稿子是我自己写的,因为产品是我研发的,市场是我调查的,我就觉得我很懂消费者。那时候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广告经验,我写了一个稿子就把它撕了,写了一个稿子撕了,实际上最后也就是1/3稿纸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