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分公司经理、总部的部门负责人,每个月要访谈30个消费者,好像是这个数字。要让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是了解消费者的。

    我每出一个广告语,每拍好一个广告,比如像老头老太太那个电视广告,我拍出来之后,就把全国分公司经理、总部的骨干全部召集到一起看。

    最后上不上我有否决权,但是我没有同意权,也就是批准权。批准要大家投票。

    五六十个人投票,只有2/3都举手了,说好了,才能播。

    所以这样就必须要保证,你下面的人都是了解消费者的。如果都是一帮官僚那就完蛋了,我这么做可能企业就完了。

    我觉得只要是营销型的,只要是做消费品的公司,除了扫地阿姨,每个人都应该了解消费者,只有这样,这个公司的营销方向,公司方向才会少犯错误。

    我们的访谈是这样做的。访谈完了之后,要有一个访谈录,他和消费者的对话,他说了什么,对方又说了什么。

    这个里面肯定有编的,中国人编剧本的能力还是挺强的。然后我抽查,每个月来的时候我会抽查3~5个。

    其实因为我很了解消费者,谁真的谁假的我能看出来。消费者是不是那么说话的,我能看出来。

    开始的时候我是普查,普查完之后确实能拎出来几个假的。马上开全国大会时,拎出来的人我让他在台上面连讲100遍,假如他叫张三,就讲“张三没有信誉,张三没有信誉,张三没有信誉”,讲100遍。真讲100遍。下次他还敢不敢?下次就不敢了,因为他欺骗了我,欺骗了公司。这种你又不好去罚他款,又不好去开除他,就用这种方式。

    传达错误信息的广告、根本没有用的广告,我看到过很多。

    但是因为那些广告拍得太美了,我记不住。广告语也想不起来了。很多看了之后就忘了,太多了。现在打开电视也能看到很多这样的,看完之后,下个礼拜怎么提示你都想不起来了。能想起来的,那还是很多的。比如燕舞那个广告②。当时我们研究过燕舞,脑白金广告诞生之前研究过。

    据苗海忠介绍:“燕舞广告的所有创意,包括广告歌,都是我想出来的,当时我看过一个国外的啤酒广告,就是一个人拿着吉他边跳边唱,我就拿来借鉴了一下。至于那首广告歌的旋律,是受我们家门铃启发。”

    你看,那个时候的广告也就一个燕舞现在还能记得住,其他的一般都记不住了。

    那个广告的特点就是不停地重复。

    其实做广告,我在内部经常打一个比方,就相当于你搞一个爆米花机。你这个广告策划人员,就相当于画一个图纸去制造一个爆米花机。

    如果你的这个广告定位准确,记忆深刻,你这就是一个很高效的爆米花机:你扔一个玉米粒进去,出来很大一颗爆米花。

    如果你这个广告设计的定位错了,不能增加你的销量,消费者又记不住,你扔进爆米花机的东西吃掉了根本不吐东西,甚至吐点碎末子出来。

    这里面投进去的是什么?投进去的是钱。你抓一把进去,如果10个玉米粒可能就是1000万。

    做营销的,就这两项工作:第一项,把这个爆米花机设计好、制造好、调试好,让它的产出尽量地放大;第二个,你要给它足够的玉米。这样一台好的机器你扔一个玉米太浪费了,你要找一个最佳的,然后往里扔玉米,是扔一把好,还是扔一碗好?

    这个机器就相当于你的策划方案,表现形式就是你的广告。你的广告方案,你的报纸和电视的广告设计出来的成品,其实就是这台机器。

    如果广告效果好,广告投入力度又够的话,应该很快就能把你的销量拉起来。

    如果这个广告设计定位是错误的,或者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