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感到羞愧啊,我怎么就不能说出像侯大人这么深刻的话呢?所以我说啊,侯大人不做御史可惜了,太可惜了。也许侯大人不愿做御史,嫌御史讨人嫌,又是个清苦的差事,没有半点油水,哪比得上户部守着个聚宝盆,天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可我就奇怪了我,这么大的一个聚宝盆,怎么就养不活区区五万官兵呢?这还是我大明的户部吗?这要传到满洲人的耳朵里,他们会以为你侯大人谦虚啊……当然,我这么说,绝对没有贬低侯大人的意思,侯大人人才难得,人才难得啊,关键时刻能想出控制粮食买卖的点子,高,实在是髙!但是我唐某人出身贫贱,说话比较粗俗。套用老百姓爱说的一句话吧,谁拉的屎谁自己收拾,别指望别人给你擦屁股!
够了!
崇祯忍不住又拍了桌子:你们,你们就这样讨论问题的吗?什么屎啊屁股的,当这儿是菜市场哪,还是妓院哪?这么混账的词都能冒出来?这是大明堂堂御前会议,是在讨论军国大事,是要拯救大明于危难!你们就这么互相攻击、幸灾乐祸吗?这个国家还是不是你们的,我这个皇帝你们还认不认啊……啊?
百官们一片唯唯诺诺之声。
崇祯心有不甘地道:接下来一个个都给我好好说,不要趁机浑水摸鱼搞党派之争?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能搞几天呢?这屋顶眼看就要倒下来了一个个还麻木不仁?说,都给我好好说!说不出个名堂来就别吃我大明的饭了!
崇祯的这一通教训还真起了作用。接下来,会议气氛严肃了不少,但也沉闷了不少。相关官员一个个按部就班地发言。互相攻击、幸灾乐祸是没有了,但却是出口千言,离题万里。兵部尚书张凤翼向崇祯详细报告了勤王部队的组成情况及各镇兵数。为了表示他对兵情的熟悉,张尚书在报告时特意将兵数精确到个位——至于军粮怎么解决,他却一字未提。刑部左侍郎朱大启以近似于公安部特派员的身份向崇祯请求去营城外带兵,“誓死保卫崇祯大皇帝”。吏科都给事中颜继祖则突然大发善心,要求朝廷收养京城内老弱病残人士,免得战乱时这些弱势群体会受到伤害……
御前会议连续开了四个时辰,该发言的倒都发言了,但崇祯却一无所获。
这就是我大明的国家栋梁啊……
崇祯一声叹息。
军粮问题没有着落,倒不见得马上就饿死人,如果朝廷方面速战速决,那么军粮问题也就不成为问题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这支东拼西凑凑起来的勤王军还缺少一个够级别、够分量的统帅去指挥它。
崇祯陷入了苦恼之中。
卢象升是回来了,好像分量也够,但是级别不够。他火线升官升得太快了,另外最主要的一点,他的忠心够不够?这可是在我大明的心窝窝里打仗啊,万一他要是第二个袁崇焕,那麻烦就大了。
了解一个人是需要时间的。不尊重时间有的时候要付出血的代价。而现在的情况是时不我待,所以卢象升还是先做一个宣大总督吧。这个位置也很重要了。
那么,谁来坐三军统帅的位置呢?兵部尚书张凤翼应该是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个人有时能有一些真知灼见。在把握大局上,还是很有手段的。但要命的是,这一次他好像积极性不高要他谈军粮问题他却跟我示拙,谈起了军队人数。
老狐狸!
当然崇祯也很清楚,在军粮没解决之前,谁统帅这支勤王军都是在自找死路。张凤翼在御前会议上的态度很明显是在暗示他——别让我自找死路,我没那么傻!
积极性不髙,积极性不髙啊。
一个人做一件事,如果没有积极性,只是赶鸭子上架一样应付了事,那是很难成功的。
特别是,这件事又是如此的重要,重要到关乎到一个王朝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