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公安系统表彰庆功大会和对这起“反革命案件”进行公开审判的时候,这一来源于真实生活中的反特故事,无疑触动了广东著名作家陈残云的创作神经,曾编剧《珠江泪》、《椰林曲》(与李英敏合作)和《南海潮》(与蔡楚生、王为一合作)的陈残云,为了写好这一题材,有关方面特意安排他出任广州市公安局办公室副主任。在大半年之久的实地体验生活中,他与广大公安干警朝夕相处,并亲身经历侦察员的生活和学习,以自己满腹的才情,根据这起被称为“广州第一大案”的真实素材,创作出了故事情节曲折、复杂、险象环生、扣人心弦的反特样式电影文学剧本《羊城暗哨》。
正当作家的创作思维在不停地跳跃着、飞扬着,挥笔而就完成这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后,时隔不久,陈残云又被上级委任,到深圳的宝安县去当县委书记,主要负责边境检查工作。无独有偶,在这里,他接触了当时在深圳边防公安30团担任侦察参谋的徐展。因为工作的关系,已经和徐展交往甚密的陈残云,在1955年4月,又听到徐展向他汇报了一起“罗定山等25人美蒋特务特大阴谋、刺探情报反革命案”,让陈残云大感兴趣。他自然想把这起案件融入到自己已经创作完成的剧本中,以使其情节更加复杂。徐展向陈残云娓娓道来案件的来龙去脉,犹在眼前和耳边。
1949年10月19日深圳解放之后,在深圳边防公安30团担任侦察参谋的徐展,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深圳河两岸的敌情调查工作,长住在深圳罗湖村和向西村一带。当时,新中国政权刚刚建立,美蒋特务机关不甘心失败的命运,经常从境外派遣特务,利用各种手段和形式,通过深圳潜入到广州等地,进行特务破坏活动。有时,他们秘密的特务行动也能得逞,这更使得公安保卫部门加紧严密的防范系统。徐展作为一名足智多谋的侦察参谋,整天冥思苦想,他想通过寻找到多名政治可靠、拥护新社会、积极要求进步的人员,发展成为侦察敌情、打入敌特内部的“卧底”。为了破获从香港境外通过深圳潜入广州进行特务活动的案件,徐展经过上级指示同意后,在过境耕作地的农民、搬运工人以及渔民中,发展建立“耳目”,以全面掌握敌情动态。
当时的深圳,是一个人口还不到5000人的既偏僻又荒凉的边陲小镇,那里最为繁华的地点,就是深圳罗湖火车站与香港新界一桥之隔的罗湖桥,在此处,各类人员的过境出入,才使深圳显得有些人气。于是,在这两站之间,便会有一批搬运工人,每天在深圳罗湖火车站与香港新界之间,从事过境搬运。所以,徐展认为在这里发展和物色搬运工人,作为侦探情报的人选最为合适。于是,经过多方敏锐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调查了解,一个名叫梁初的宝安县深圳镇青年搬运工人,很快闯进了他的视野。
苦大仇深的梁初,作为沦落在生活最底层的搬运工人,在旧社会吃尽苦头,自然对新社会是发自内心的拥护。经过徐展对其晓以大义、说明情况之后,梁初欣然同意。随后,在经过严格的专项业务培训、考察试用后,作为我公安秘密单线发展的“特情人员”,梁初便在自己公开所从事的过境搬运作业中,开始了对来往的可疑人员进行周密而细致的调查工作。1953年,梁初向徐展报告说,香港新界的罗湖火车站西侧“得意楼”赌场承包伙食的张福智,有国民党潜伏特务的重大嫌疑。于是,徐展让梁初通过卖走私照相机为由,与之直接接触,以争取他们的信任,借机迅速打入敌特内部组织里去。梁初接受任务之后,凭着自己当搬运工人的身份,顺利地加入其特务组织,经过张福智等人多方考验后,很快取得了信任,并被委任为往来深圳与广州之间的交通联络员,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张福智同广州市潜伏特务组织的“国防部保密局”联络员陈二妹之间书信情报往来的传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