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刘彻祭祀五帝的日子里,淮南王刘安约了伍被,登上了寿春城外的八公山。

    这里古树参天,流泉密布,风景宜人,沿着山道拾阶而上,刘安的心里很不平静。

    当年,他效仿秦相吕不韦,邀集天下三千饱学之士,于此编纂《鸿烈》时,年仅三十三岁。在这些人杰中,他最喜欢的有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被、雷被、伍被、晋昌八人,当时号称“淮南八公”。

    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眼二十年过去了,他已是过了知天命之年的一方诸侯,当年不离左右的八公走的走,离的离,如今留在身边的只有常年卧病在床的左吴和伍被了。

    让刘安最伤心的是雷被。

    元朔五年,他因与刘迁不和,竟然借口响应朝廷征召猛士的诏令,跑到长安去告状,致使刘彻下令削去淮南二县。

    刘安心疼的不是区区二县,而是通过这个现象看到了一种危机。他越来越觉得不能再等下去,等待的结果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

    现在,站在八公山上,他与伍被继续着他们之间绵延多年的话题——何时问鼎长安?怎样号令天下?

    “过去将军总以为寡人兴兵乃是弃千乘之君,赐绝命之书。现在还这样看么?”

    伍被没有说话,等待刘安继续。

    “现在寡人绝成皋之口,据三川之险,招山东之兵,左吴、赵贤、朱骄等人都以为此时起兵,成功有九成把握,将军以为呢?”

    伍被的心境很复杂。当年皇上削去淮南国二县,他就明白淮南王对此事绝不会善罢甘休。从那时候起,他一直就处在艰难的抉择中。

    他完全可以向朝廷举报淮南王的阴谋,但要走出那一步是多么艰难,毕竟刘安对他有知遇之恩。

    他也可以选择与刘安一起反叛,但这分明是一条不归路。

    所以一年多来,他总是寻找各种借口来躲避这个棘手的问题。不过,今天他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于是反问道:“王上果真要和朝廷翻脸么?”

    刘安叹了一口气道:“刘彻先是推恩,意图肢解淮南;接着又削县入郡,步步紧逼,寡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如果真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那臣倒有一计。”

    这是刘安第一次听到伍被主动为起事献策,眼睛立即亮了:“将军有何妙计,快快讲来!”

    “王上可曾听说济北王向皇上献泰山之事么?”

    “这怎能不知道呢?这个没有骨头的东西,枉为齐王之后。”

    “济北王乃王上的侄子,尚且对皇上如此忠诚,可见天下刘姓诸侯,多数对朝廷没有异心。”

    “此类平庸之辈,不足与谋。寡人单凭淮南,可成大事。”

    “王上之言差矣!当年高皇帝为何能逼项羽乌江自刎,不因别的,就因天下诸侯咸归麾下。”

    “依将军看来,寡人难道只能屈守寿春了?”

    “非也!微臣以为,若要获得他们的支持,大王可命人矫丞相、御史大夫书,言皇上将迁徙郡国豪强于朔方,等把他们集中到一起之时,就要拘捕他们,以作人质。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去,天下没有不恐惧的。那时王上举事,还怕他们不响应么?”

    刘安点了点头道:“这不失为一条妙策,要做起来也不难,寡人早就制好了丞相和御史大夫的印信,正好派上用场。”

    “仅仅这些还不够!王上起事,知道最大的威胁是什么吗?”

    “这还用说?不就是那个踌躇满志的皇帝么?”

    “非也!如果没有卫青、公孙弘、汲黯等人,一个皇上又会有什么作为呢?”伍被从身边松树下折下一株嫩枝道。

    “将军就不要吞吞吐吐的了,有何妙计,快与寡人说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