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抛开忧虑,在炎热的盛夏从两国走到高轮?
这段文字的题目很长,长得简直有点不正常,但我还是想先向读者说明一下本书的出版缘起。若不把这段缘由交代清楚,在下宫部和新潮社三位共襄盛举的先生肯定被大家看成天下第一大傻瓜。
本人宫部美幸平日除了专心写作现代推理小说外,有时也写些以江户时代为背景的推理小说和庶民故事,但老实说,书写江户小说有个最叫人头痛的问题,就是“时间戚与距离戚”。因为时钟在从前那时代并不普及,市区内各处虽有钟楼报时,但报的只是大概的时间。据说有时某人在A地听完六刻,实在很难想像从前的时间戚,更何况,在我仅有六个榻榻米大的工作室里还放置了八个闹钟。
如果说,小说人物始终待在原地不动,那倒也不会有问题,问题是故事主角开始迈步向前时,我的麻烦就跟着来了。譬如小说的女主角是个平民姑娘,我必须让她从深川净心寺后方的山本町走到日本桥的万町,这时我就得一手抓圆规,一手翻开古地图来回打量,脑中还不断念叨着“哎!那就走这条路,然后经过这地点吧……”、“要假设她走了多久呢”。我暗自思索,愈想愈烦,很快就头疼起来。
但好在我立刻想起“一里一小时”这句俗语,这句话正是为了跟我同样烦恼的作家而准备的,大家如要计算距离与时间,就可用这句话作为指标。“一里”等于现在的四公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步行四公里大约需要花费一小时。不过这数字是包括男女老幼在内的平均值,若换成年轻人,步行速度应该更快吧。而且各人步行速度也随职业而有所差异,所以这些因素我们都必须考虑。
不仅如此,这句俗语虽然方便好用,毕竟只是纸上谈兵。更可悲的是,没有驾照的我也无从想像“汽车时速××公里就是这样”的感觉,所以就算我明白“一里一小时”等于“时速四公里”,脑中仍是一片空白。我究竟该如何是好?
还是亲自去走一趟吧?
现在回想起来,这想法第一次跃入脑中,大约是在六年前。那时我才刚刚跻身作家行列,工作和收入少得可怜,时间却有一大把。于是挑个温暖如春的日子,脚蹬运动鞋,腰挂计步器,再把皮包斜挂肩头,我便豪气万千地踏上了征途。那天的路线是从日本桥走到门前仲町的富冈八幡宫。后来在同一个月之内,我又从有乐町MARION前出发,越过两国桥,一路走到JR锦系町站。所以我前后总共出门探险过两次。
你大概疯了吧……或许有人这么想,但亲爱的读者请听我说,这两次徒步之旅都让我玩得很开心。也正因为这两次愉快的记忆,才有本书的系列企画诞生。
记得去年春天,我在《小说新潮》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深川散策记〉。平日仗着自己对深川附近地形熟悉,我总是当仁不让地宣示那地方是“我的地盘,我包了”,但其实自己对深川的地理和历史实在所知有限,而那篇文章也充分展露了我的浅薄和无知。或许各位读者的记忆里还有些印象吧?不过出人意料的是,那篇文章居然获得众多好评,撰写文章的我也深戚其中乐趣,因此,今年《小说新潮》编辑部的责任编辑江木先生问我“要不要再写篇续集”时,我便向他提议:“我们再去一次那种远足吧?”
老实说,我可是心怀不轨的。因为那时我刚好又盘算“再把皮包斜挂肩头到各处去闲逛一番吧”。只不过我的计划是独自行动,也就是说,我那时是打算自费漫游啦。
不过呢,如果背包行能变成写作企画的话……哇!那我就可不花一毛而漫游天下啦!而且又能增长见闻,对吧?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走路去喔?”江木先生立即面露难色,我绞尽脑汁想要说服他。如果是我独自行动,只是一个人随处闲逛也就罢了,但要把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