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多年动乱造成的后果,留下了一个庞大却落后的国家。它的领袖,一心一意想建立一个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社会。而动乱的结果,也产生了一个政府,一个纪律严密的国际运动,或许更重要的是一代革命分子。他们在十月革命举起的旗帜之下,在总部设在莫斯科的运动领导之下,致力于世界革命的大业。(有一度,他们曾希望革命的总部,不久即将从莫斯科迁到柏林。两次大战之间,共产国际的官方语言,甚至是德文而非俄文。)但是欧洲形势稳定之后,革命又在亚洲受挫;一时之间,世界革命到底该如何进展,革命分子恐怕都茫无头绪。共产党在各地发动的个别武装暴动(1923年在保加利亚及德国,1926年于印尼,1927年在中国,以及最反常、迟至1935年在巴西发生的一次)都一败涂地。但是两次大战之间,世局诡谲不定,股市崩溃,经济大衰退,希特勒崛起执政,自然给共产分子推进革命的希望(见第三及第五章)。尽管如此,到了1928-1934年之间,共产国际忽然转向极端革命的褊狭言论。这项转变,毫无现实基础可言。因为不管它如何大发议论,词汇多么兴会淋漓,事实上革命运动在各地既没有夺权的希望,也没有执政的准备。唯一可以解释莫斯科立场转趋极端的理由,出在斯大林夺权成功后苏联共产党的内部斗争。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为了弥补苏联政府与革命运动之间日渐明显的分歧。苏联作为一个国家,无可避免,自然得与世上其他的国家共存共处——1920年开始,国际逐渐承认苏联政权——而革命运动的目的,却是要推翻所有的政府。两者间的矛盾,不言而喻。
结果,苏联的国家利益,终于盖过了共产国际的世界革命利益,后者的地位,被斯大林缩减成苏维埃国家政策的工具,受到苏维埃共产党的严格控制。共产国际的组织、成员遭到清算、解散、改革,一举一动,完全依苏共的意思。世界革命的理想,只属于往日美丽的词藻。事实上只有在两个条件之下,革命方被容许存在:一是不违害苏联的国家利益,一是受到苏方的直接控制。1944年之后共党政权的推进,在西方政府眼中,根本只是苏联权力的延伸。这一点,他们倒把斯大林的心意看得很透。可是坚守传统的革命主义分子,同样也看出了这个事实。他们苦涩地斥责,莫斯科不但不要共产党夺权,反而一味加以压制,甚至对那些成功的革命,如南斯拉夫及中国(见第五章),苏联也不喜欢。
但是尽管在这种苏联至上的心态之下,苏维埃俄国存在的意义,仍不只限于又一个超级霸权而已。终其一世,甚至连它最腐败自私的特权阶级,也对其使命深信不疑。苏维埃存在的基本目的,不就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在资本主义之外,为人类社会建立另一条更好的生存之路吗?若不是为了这个理由,过去几十年来,那些面容冷酷的莫斯科官员,何必不断地以金钱武力资助南非黑人共产党联盟的“非洲国民大会”(Afriationalgress)的游击队呢?即使在后者推翻种族隔离政策的机会微乎其微时,苏方的支援也从不间断?(说也奇怪,中国共产党政权虽与苏联决裂,并指责后者走修正主义路线,背叛了革命运动。可是它自己对第三世界解放活动提供的实际支援,却比不上苏修的表现。)然而,长久以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已经了解一项事实:莫斯科鼓吹的世界革命,不可能改变人类社会。当年的赫鲁晓夫(NikitaKhrushchev)坚信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终将“埋葬”资本主义。但到了勃列日涅夫(LeonidBrezhnev)长期掌权的时代,连这种信念也逐渐衰退了。或许正是共产主义对全人类使命感的这种极端销蚀,可以解释何以到了最后,苏联连一点挣扎的力量都没有,便哄然解体了。
但对早年献身世界革命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