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世祖皇帝说得好,他不是想当皇帝,而是因为不愿意丢性命,所以不得不当皇帝……”大将军梁冀抚摸着下颚说。

    天生口吃的他,呢喃或独语时,倒能把话顺利说出来。

    世祖皇帝是指后汉始祖光武帝而言。他不是想当皇帝而当皇帝,而是就保身事宜诸多考量之后,自然而然地成为皇帝的。要是没有成为皇帝,他大概早就遇害了吧?此事已如前述。梁太后之弟——大将军梁冀——似有所悟地呢喃着光武帝留下的名言。

    跋扈而大肆横行的他,当然招惹天下人的怨恨。由于不知什么时候会遭报复,所以他的防卫功夫堪称相当周全。而攻击乃最佳防卫之策,因此,他对反对自己的人,都毫不容情地予以镇压。

    梁冀把不听指挥的县令吴树毒杀。此外,于赴任之际未前来打一声招呼的辽东太守侯猛,也找借口将之处刑。新任官吏向梁冀打招呼已是一种规矩。不遵守这个规矩的人,对梁冀而言是危险人物,必须及早将之铲除。

    郎中袁著虽然只有十九岁,却是个热血汉子。他提出弹劾梁冀的奏文。梁冀私底下将他逮捕后,用鞭子将之活活打死。

    袁著的朋友刘常遭左迁;郝絜、胡武等人则因向三公提出意见书,未经过梁冀同意而被置于死地。

    梁冀连对自己的胞弟都心生疑窦。讽刺的是,他的弟弟名叫梁不疑。新人事命令发布时,未即刻到他面前致意而先向其弟打招呼的南郡太守马融,和江夏太守田明都被他构陷入罪。

    陆续肃清对自己稍有反意的人,最后当然会与皇帝权力发生冲突。

    十五岁即位的桓帝,虽然一时被拥立自己的梁冀压服,但到了成年后,他开始对大将军之专横产生厌恶。

    “朕是个虚位天子,丝毫没有权力可言。要是朕有梁冀一半的权势,那该多好……”桓帝如此想。为达到这个目的,他非打倒梁冀不可。

    这一点,梁冀早就想到。虽然头脑不怎么好,但事关扩张权势,他就有了动物性的锐利本能。

    “看情形,最后得和皇帝对决了……这个结果,我是否如同世祖皇帝,非成为皇帝不可呢?”

    梁冀认为,为求保身,他似乎只有自己成为皇帝一途。

    桓帝给他特别待遇,例如“入朝不趋”。廷臣进入朝廷后,必须以小快步行走,因为他们都是天子的仆人,所以不能大剌剌地悠然步行。这样的行走方式叫“趋”。而在所有的廷臣中,只有梁冀不必如此。他被准许在殿中抬头挺胸、昂然阔步。

    此外,他也被准许“剑履上殿”。上殿时,百官必须脱下靴鞋,并且除去佩剑。而梁冀则可以穿着靴鞋,佩剑上殿。

    “谒谮不名”也是他受礼遇的项目之一。依据宫殿规定,廷臣觐见皇帝时,负责呼叫的宦官会拉长声音直呼谒见者的姓名,如“梁——冀——”这样的呼叫;唯独对梁冀则使用“大将军阁下——”之敬称。

    这是前汉始祖刘邦给予建国第一功臣萧何的恩典,同样的恩典现在却用到梁冀身上。

    梁冀除了具备梁太后弟弟的身份,和拥立桓帝一事以外,对国家根本无任何功绩可言。有识之士认为朝廷对他未免过于优遇。

    “这样的待遇怎么够呢?你想过你是靠什么人拥立才当上皇帝的吗?”

    有此想法的梁冀,仍心存不满。

    荣华富贵到极点的梁家,内部也有矛盾。梁冀和妻子孙寿不但没有同心协力,彼此还闹意气闹得很厉害。丈夫新建豪邸,妻子就存心给他难堪似的,在其对面兴建更豪华的大宅邸。这些建筑物都是楼宇连脊,柱壁施以精致镂空雕刻,贴铜涂漆,窗户贴以丝布,藻井更画以绚烂图案。

    各地献上的礼物一定要由梁冀先行过目,挑选其中的精品后,再把剩余的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