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些台词句句都是张良教他的。刘邦话里的“一切”,指的是咸阳宫里的财宝。张良意图让项羽误解其含意为“麾下之兵十万”。

    项羽果然误解了“一切”二字。

    “呃,对。要是杀掉刘邦,他麾下十万士兵不是抵抗就是逃亡,我终究不能将十万军队全数收编为己有。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项羽因而倾向“不杀刘邦”这个想法。

    “臣以为,将军可能误听小人中伤之语吧?”

    听到刘邦如此说时,项羽颔首道:“我对你一点疑心都没有。只是,你手下一名叫曹无伤的将校跑来找我说了许多话。”

    项羽接受了刘邦的投降。

    一场酒宴于焉展开。项羽已经决定不杀刘邦,但范增一批鹰派人士却对此大表不满。为万全计,他们认为非在这个时候杀掉刘邦不可。宴席因而弥漫杀伐气氛。

    这紧张气氛,本身就是一幕舞台剧。此一场面牵涉到天下霸权和英雄生死。岌岌可危的不是刘邦,在范增眼里看来,放走刘邦,以后会遭受危险的是项羽。

    主人项羽和其叔项伯面向东边,也就是背对咸阳方向并坐。军师且被项羽尊称为“亚父”(仅次于父亲之意)的范增则面南而坐。刘邦面北而坐,因而与范增相对。刘邦之军师张良则面西而坐,位置在项羽、项伯的对面。

    当时,宴会气氛甚为悠然,席间起身到外面如厕更衣等事,是常见之举。

    范增在入席之前还在向项羽力说“刘邦该杀”。入席后,他频频对项羽以目示意,要项羽拿定主意,诛杀刘邦。席间,他多次用手触摸玉玦,让项羽看见。玉玦是当时的装饰品,状似玉环,却不完整,环中留有缺门。砄与“决”同音,范增此一动作,用意在于提醒项羽有所决断。

    张良默然望着这个情景。他已对项羽的鸽派人士使出一切努力。而鹰派代表人物范增正在拼命促请项羽有所决断。张良几乎要对自己的工作结果丧失自信了。

    还好,项羽对范增的暗示似乎不为所动。

    焦虑不已的范增于是走出帐篷,叫来项羽堂弟项庄,对他吩咐道:“大王有所踌躇,不欲亲自下手。你待会儿进入宴席,表演一段剑舞,作为余兴节目。实际上,剑舞只是幌子,我要你趁机把刘邦刺死。不然,项氏一族以后都会成为他的阶下囚。”

    年轻的项庄颔首表示遵命,回到宴席上面,向大家行礼后,开始表演剑舞。

    “不行!这剑气充满杀意!”项伯睹状做此判断,于是自己也拔剑起身,与之共舞。看似在表演双人剑舞,其实是阻挡项庄向刘邦行刺。

    镇定如张良者,这时也感到坐立不安。他匆匆来到帐篷门口,站在那里的樊哙向他问道:“情况如何?”

    “情势非常紧张。项庄正在拔剑献舞,不过,他的目的显然在取沛公性命。”

    “这还得了!好!我进去护驾!”

    樊哙以带剑姿态,拥着盾牌,企图进入帐篷。守门卫士加以阻挡,不让他进入。

    “未受邀请者,不得进入!”卫士大声喝道。宴席不准未受邀请者进入是规定。

    “项庄不也是未受邀请吗!”樊哙怒喝一声,用手持的盾牌推了卫士一下。经有“怪力无双”之称的樊哙这么使劲一推,卫士身躯飞到老远处,跃落地上。

    樊哙立刻大步走入,掀起帷幕。他是由东边之门进入的,因此面向西边而立。项羽就坐在正对面的位置上。

    樊哙怒目瞪视项羽。

    此刻的他由于愤怒至极,所以怒发冲冠、目光如炬。

    项羽不自觉一手搭到剑柄上,大声问道:“来者何人?”

    “他是沛公参乘(近侍)樊哙。”张良镇定地回答。松语文学Www.16sy.c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