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周文于二世皇帝二年十一月败死,陈胜则于十二月与秦将章邯交战。就在此时,陈胜为自己的驭者所杀。

    十二月之后当然是正月,而在秦则由于“正”与始皇帝之名“政”同音,因此回避使用正字,改称为“端”月。其含义为“最开端之月”。

    在这之前,正在包围荥阳的造反军主将吴广,由于为人倨傲,也为部下所杀。

    天下因而大乱。

    一段时期参加造反军的游移分子李良,后来又归降政府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他那样诸事顺遂。

    奉陈胜命令平定南阳的将军宋留,听到陈胜已死的消息,就判断造反军气数已尽,于是立即向秦投降。而秦军却将他送至咸阳,处车裂之刑,以杀鸡儆猴。

    这事件使人心更为动摇。

    ——非有领袖人物不可。

    时人普遍这么想。下象棋都需要有将帅,实际战争怎么可以没有领导者呢?

    造反军干部秦嘉,听到陈胜已死,立刻拥立一个名叫景驹的人为楚王。

    “实在拿不定主意到哪里去。真是煞费思量。那就去找新楚王景驹吧!”

    向琅邪徐福告别后,率领百名壮丁的张良,为何去何从而煞费心思。结果,在还未抵达楚王景驹所在地之前,他就遇到刘邦了。

    刘邦当时率领数千部下,在下邳西方活动。张良在此之前,从来没听说过刘邦这个名字。

    ——趁天下大乱而爬升起来的地方角头……

    最初,张良只把刘邦视为这样的人物。

    “仁兄能否告知经略天下的妙法?”

    初次见面时,刘邦以如此亲昵态度向张良请教。

    “天下人心正在大大摇动。人们渴望得到安定。太公兵书有言:唯有能使人民脱离动荡不安局面的人,始有资格经略天下。”张良回答。

    “那是说,即使迷惘也不能露出迷惘的样子啰?”

    刘邦反应快,态度也十分直爽。他还有一个长处是,被指责错误时,不但不以为忤,而且从善如流。

    “这是个少见的人物。肯虚心求教,并且会接纳别人的意见,一般的领袖人物普遍欠缺的这个美德他却具有……”张良内心暗自佩服。

    “据说项梁的声势相当大。他是个怎样的人物呢?”刘邦问道。

    “他于亡命期间,曾经在我家住过两天。虽然他的族人项伯一待就是数月之久……”

    “这是为什么呢?”

    亡命者离开潜匿之处,通常只在感觉危险之时。既然同罪相偕亡命的族人项伯滞留了数月,所以,这不会是因为安全问题的顾虑。

    “他大概是不想亏欠于我吧!”张良回答。

    不想叨扰别人——有时候是出于不想予人增添麻烦的考虑,有些人则是不愿受人照顾,以免自己日后有欠于人。

    “这么说,受他照应就不要紧啰?”刘邦道。

    受项梁的照应,在项梁的立场来说,是别人有欠于他。

    “没错。他会表示欢迎吧!”

    “那我就去投靠项梁。不管怎样,他是目前的最大势力啊……你准备怎么样?”

    “我因为曾经照顾他两天,所以不想直接隶属于项梁。我就归属项梁之下的人吧!这样比较心安理得。”

    “项梁之下的人?这么说,你是要助我一臂之力啰?哈!哈!哈!”

    刘邦张开大嘴笑起来。

    刘邦于沛县崛起后,曾经杀了泗水郡守,兵员人数愈来愈多。

    在造反时代,战争的意义在于攻杀敌方大将,并且夺其部下。因此,每次战胜,兵员人数就会增加。换句话说,扩张势力的唯一方法是多打几次仗。

    攻城略地后,倘若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