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和唐军的船一模一样?该死的枢密院官僚,原来都是抄杜佑的……岂有此理!
让我们抛开这些官僚,去温州找个造船的工人问问……嗯,原来是这样……水密隔仓、平衡舵、船壳包板、企口拼接、硬式平衡纵帆、桅杆起倒……还有完美的横剖线与斜剖线……嗯,细节决定成败,宋朝的水军经常能在大雷电大暴雨中作战击败敌人,有一部分功劳,的确必须归功于温州、明州的这些造船工人们。
这里,有一个常识,也请诸位不要忘记,帆船时代的木质海船,除菲是铁犁木造的,否则全寿命期也不过九年。而且下水一年以后,就需要开始保养维修。
帆船时代水战最适要的是什么?呃,风向。那最麻烦的是什么?对了,指挥。没有无线电,也没有发明完善的旗语,在战斗中的指挥,是所有水军将领最苦恼的事情,如果平素缺少训练,战斗一旦开始,后面基本上就没主将什么事了……
当然,宋军还是有一个简单的指挥体系的。
在战斗中,各战舰都必须时刻注意主将将旗,将旗向前低垂,同时鼓声响起,就是全军前进,此后将旗会恢复直立;听到钲声响起,就要立即停止前进;如果同时将旗放倒,那就是退兵了。
如果有友军被敌人包围,需要救援,这时就要注意主将的红色大旗,红旗向敌军一点,则可以进兵相救,每点一下,便意味着派出一艘战船;如果红旗向前低垂,那是命令战船缓缓退兵;如果红旗向内点,每点一下,就是命令一艘战船退出战斗。
不过,这种旗语指挥,即使是训练有素的水军,在激烈的战场上,也难免会出现批漏。金鼓也一样靠不住,毕竟敌军也要用金鼓指挥的。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展现将领的指挥艺术,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但凡事总有例外,在宋军中,也不乏这样特立独行的水军将领,他们会甘冒危险,坐上快艇,在自己的战舰间来回穿梭,直接向每一艘战舰发号施令,指挥调动。这也可能是在这个时代,唯一能展现水军统帅指挥艺术的方式。宋军水军名将虞允文,就是其中的身体力行者。
枢密院只给水军制定了一条战术原则——“帆橹轻便为上”。
这条战术原则,与火炮时代的“大船胜小船,多炮胜寡炮”定律,似乎有点格格不入。但事实证明,枢密院的这条定律,在无火炮的帆船时代,是很有道理的。宋军曾经为忽视这条原则,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著名的黄天荡之战,韩世忠将军的大船虽然在初期取得优势,但是当金军灵活快速的小船略加改造,趁着无风的时间出击,仅仅用火箭射帆这一简单的战术,就将韩世忠将军的八千水军烧了个全军尽没!
也许,必须承认,枢密院的官僚们看不起笨重的楼船,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过,鉴于宋军的主力战舰都是千料级以上的战船,鉴于宋军常常可以无视暴风骤雨而发动袭击,这些事实也表明宋军并非不重视大船,而应视为他们想在大船与速度、灵活中追求着某种平衡。
对火药武器的大量运用,可以认为是大宋水军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当他们的敌人也掌握了这种武器之后,便也立即成为对宋军的一次挑战。
对宋军水战术的简单介绍,就到这里为止了。最后的总结就是,枢密院的大人们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
(权柄卷·叄完)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