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虽然正与西方的蜀军交战,魏明帝却于这个时候搭乘龙舟亲临与吴交锋的战场——这是皇帝亲征。由此可见,魏是何等重视这场与吴之间的战役。魏军士气因而高昂到了极点,相对于此,吴军则闻风丧胆。
于魏、蜀交战之际进兵合肥的吴,原本企图以趁火打劫的方式取得合肥。而魏却一方面与蜀继续交战,一方面则由皇帝御驾亲征。
孙权的侄儿孙泰于此役中阵亡,吴军士气因此更加低落。
“什么!孙权从合肥撤兵了……”
接到报告时,孔明露出明显沮丧的表情。喜怒哀乐一向不形于色的他,由于过分错愕,来不及掩饰内心的失望。
孔明期待的是,魏因听到号称十万大军的吴军攻打前来,因而陷入进退维谷状态。纵然吴要胜魏不是容易的事情,但两军交锋总会持续一段时期,没想到才两个月,吴就撤兵了!
——退兵!我们没有必要在此苦战!
孙权是很干脆的人,看到形势不利,立刻下令撤退,以免受创更深。
“我以为他们起码能熬半年呀!”
看到孔明失望的表情时,幕僚不觉面面相觑。
——丞相从来没有这么沮丧过……
幕僚们彼此用眼睛说着这句话。
——果然……
这是他们用眼睛说话的结论。
“果然”什么呢?近来诸葛孔明的健康情形非常不佳。虽然此一情形迄今为止,只有身边人员知道,但他的确已罹患重病。
这一点从他说话时的样子就能看得出来。他最近说话时常常停顿,这显然是由于气透不过来的缘故。多年的辛勤工作,终于侵蚀到他的健康了。
——丞相显然陷于焦躁状态……
幕僚中最贴身的几个人发现到这一点。
“在撒手西归之前,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孔明知道自己健康情形日衰,非常焦急。来日不多,而要做的事情堆积如山,在此一情形之下,他还能不焦急吗?
“孔明的样子有点不对劲……”
敌将司马仲达也发觉到这一点。孔明是他多次对峙过的夙敌。
“孔明想的是什么?”
这是仲达数年来无日不想的问题。战争本来就是揣测对方要出的招数,然后确立己方的作战方针,仲达最重要的工作可以说是“对孔明的研究”。孔明的一切动态,他自信比任何人要清楚得多,孔明心里在想什么,他大概都猜得出来。
但孔明近来的作战指挥,常有令仲达无法理解之处。“奇怪?”令仲达摸不着头绪的次数越来越多。这不是正常现象,一定是孔明出了什么问题。
孔明频频摆出挑战姿态。和过去相比,这是极不寻常的事。
“即使对方挑衅,也绝不可出击!”
司马仲达如此命令部下。发下命令后,他又有摸不着头绪的感觉。现在,一个推理在他脑子里逐渐成形了。
“会是如此吗?一定是这样!”
仲达开始认为:孔明十之八九健康出了问题。依据军使的话,蜀军内行鞭打二十以上之处罚,都要由孔明亲自裁决。孔明睡眠时间因而被剥夺许多。
“这样,一个人的健康不被拖垮才怪哩!”
听到这件事情时,仲达有了这个想法。——孔明一定是积劳成疾,而且病得相当严重!
像孔明这等不简单的人物会感觉焦躁,一定是自觉命在旦夕的缘故。他有许多事情想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见到有所着落……
一次,蜀军军使送了巾帼(女用头纱)和妇人衣服来。
——只会布阵而不敢出击,你岂不像个女人吗?
送来的礼物,意在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