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巴之西部派出的急使来到。“车骑将军军营都督派人前来急报。”

    担任传达任务的将校如此报告。

    听到这句话的刘备,脸色霍然大变。

    “莫非张飞被人杀了?”

    都督是将军的次官。车骑将军张飞是事必躬亲的人,断不可能出现以次官名义向皇帝报告的事,因此,“都督派人前来急报”,表示是张飞发生了什么异变。刘备立即揣测张飞遭遇横祸,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事情。而刘备于听取报告之前,已猜测到张飞所遭遇的横祸以“被杀”的可能性最大。

    很早以前,刘备就常对张飞说:你刑杀过多。还有,你几乎每天都在鞭打兵卒,这一点,要有所克制才行,否则,早晚会因此惹祸的。

    张飞却把刘备的话当做耳边风:不会的啦!

    “我的揣测果然没错……”听完报告后,刘备一边心里呢喃,一边垂头丧气,接连丧失了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这一年刘备刚满花甲,歃血为盟的义弟们先后离他而去——这一点,使他深深感受到年老体衰的自己也已英雄白头。

    张飞之死发生于刘备登基后才三个月的蜀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这一年,刘备不顾群臣反对,为了准备替关羽复仇而忙到年底。

    年刚过,刘备就沿长江而下,过三峡之险,进兵到夷陵。夷陵是今日的湖北省宜昌市。

    迎击他的吴之前线指挥官是新人陆逊。面对沿长江分南北两路来攻的蜀军,他采取彻底的无抵抗作战。敌军攻来他就退,这是他的作战方式。

    面对这样的敌人,刘备越进军就越感到寒心。

    顺流而攻,虽于攻击时极为有利,但一旦撤退,就会变为不利。撤退时溯河而上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刘备也是身历百战的武将,知道打仗不是兀自前进就可以,其间也有非撤退不可的时候,何况在他的纪录中,打败仗的经验远较打胜仗的经验多。

    “好!快建造木栅!”

    刘备下了这道命令。

    他建造了由巫峡到夷陵绵延一百数十公里远的木栅,目的在于不使过分延伸的守备线受到突袭而寸断。

    “好极了!刘备干出傻事了!”

    看到长龙般的木栅时,陆逊高兴得叫了起来。木栅确实有利于阻挡敌击,但攻击不一定要用兵啊!倘若使用火攻战术,结果将会如何?全线不是会陷于一片火海吗!?

    “叫全军将兵每人各带一支火把!”

    陆逊下了这道命令。

    绵长的木栅,开始四处着火。

    战争中,纵使自己部署范围内的战事不利,但倘若别处友军已占优势,还可以维持士气于不坠——这是战争的一般情形。而眼前的情况是,无处不在起火,这似乎意味着刘备军已经没有希望了。

    触目皆是火苗,蜀军顿时意气沮丧,斗志全失。结果蜀军惨败。刘备遗弃在马鞍山数万阵亡人员,落荒而逃,最后逃至白帝城落脚。

    吴军乘胜追击,烧毁蜀军舟船,无数死尸弃于长江,水流为之阻绝。

    刘备因个人情感的冲动,发起这场为关羽复仇的战争,结果落到惨败收场。可见打仗若不能持着冷静态度的话,是绝不可能获胜的。

    襄阳马氏五兄弟中,都认为最杰出的马良也以蜀军部将身份,壮烈牺牲。马氏兄弟都很优秀,而人们的评语是:“其中白眉最为杰出。”马良的眉毛,一部分是白色的。中国人到现在还称呼在一群优异者当中最优者为“白眉”。其典故即来自马良。

    蜀军夷陵大败是在公元222年六月。刘备将避居的白帝城改名为永安,并在这个地方住了下来。此举与其说是为了等待时机,毋宁说是为了疗养创伤。

    避居白帝城的伤心皇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