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比锡战役之一拿破仑一回到巴黎,立即着手组织一个新的大军团。他预料到敌人一定会趁机反攻,他必须抓紧时间,赶在俄国人在普鲁士边界集中之前,迅速采取行动。这时,有种种迹象表明法国的同盟国正在蠢蠢欲动,企图脱离法国的控制轨道,他必须以新的胜利来巩固对同盟国的统治,拿破仑开始提前征召1814年和1815年两级新军,很快又集中了30万人的生力军。由于下级军官极为缺乏,军官学校中的200名候补生被立即任官,100名服务10年以上的士官也都被提升为少尉。
拿破仑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尽管库图佐夫极力劝说亚历山大趁法军撤退之际与法媾和,但野心勃勃的亚历山大坚决不同意,他把这看成是俄国势力进一步西进的好时机,他下定决心不给拿破仑以喘息时间,要把对欧洲的霸权夺过来。可是,俄军在追击法军的过程中,其人数已损失三分之二,大炮也损失了三分之二,要靠这支精疲力尽的残军去对付拿破仑,无疑困难重重。于是,亚历山大极力拉拢普、奥等国,组织反法同盟,并于2月7日派军进入华沙。
普王威廉三世在俄皇威胁、怂恿和国内反法情绪的影响下,决定背弃普法同盟。1813年2月27日,普俄签订了同盟条约,其中规定俄军出兵15万人,普军出兵8万人,共同反法。3月13日,普鲁士正式对法宣战。同时,俄普还胁迫莱茵同盟参加反法战争。
瑞典与法国曾在2月间进行过秘密谈判,但仍因法国不支持其占领挪威而破裂。3月3日,贝尔纳多特在英国的100万英镑军费补贴的诱使下,与英国签订了同盟条约。3月23日,瑞典正式对法宣战。英国也在竭力加强在西班牙的军事攻势,准备从西南部进攻法国。
在英国的积极撮合下,第六次反法联盟终于组织起来了。参加这次联盟的有英国、俄国、普鲁士、瑞典和西班牙、葡萄牙等国。
奥国暂时没有参加反法同盟。奥皇对俄国势力向土耳其、波兰扩张,心存畏惧,对拿破仑也同样有所顾忌,因此,没有立即表示公开反法,只以调停为名,拥兵15万人,宣告中立。实际上是等待时机,混水摸鱼,从中渔利。
这时,从俄国撤出的法军不足2万人,而且正受到俄军前卫的进逼。欧仁亲王接替了缪拉的总指挥之职,带领军队且战且退。拿破仑曾命欧仁率残军固守维斯瓦河一线,可等他的命令到达时,欧仁早被逐退到奥得河上。拿破仑对欧仁的撤退十分不满,一再写信对其大加斥责。他在信中道:“尽可能留在柏林,你要以身作则维持纪律。假使任何普鲁士的村镇有叛变的迹象,就应加以焚毁,甚至柏林也不例外。假使你正在被迫向易北河撤退,则不应再往后退一步。……法国正在大规模改组骑兵,但我们仍然需要整个4月的时间。到5月我就可以集中3个军加上我的近卫军和大量的炮兵骑兵,我可以把俄国人逐回到涅曼河上。"可是,欧仁还是被逐退到易北河一线的后方,俄军长驱直入柏林。
经过3个月的不懈努力,拿破仑的新编部队已渐具规模。只是由于马匹的缺乏,骑兵尚不足额。这个新军总数为22.6万人,共分12个军。由于未来作战地区宽广,并考虑到指挥和实施后勤保障的方便,拿破仑将新的大军又分为两个军团,一为"美因军团",由第三、四、六、十二军和近卫军组成,这是主力军团,由拿破仑亲自指挥。另一个为"易北军团",由第五、十军的全部及第一、二、七军的各一部和一个骑兵师组成,归欧仁指挥。
4月15日,拿破仑离开巴黎,前往美因军团的集中地爱尔富特。同时,命令欧仁指挥易北军团溯易北河北上,向美因军团靠拢。拿破仑的计划是两大军团会合后,进军莱比锡,同俄普联军决战,先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