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获得最直接的竞争压力;而在内部经营管理上,领导人要把这种压力传导给中层骨干,最后深入到基层员工。只有整个团队深切感受到外在的市场压力,并掌握应对之策,在执行上做到位,那么企业才会有效率和效益,反过来面对市场才会有竞争力。
企业家管理团队,驱动大家群策群力,需要掌握御人之道。只有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他们才会展露才华、创造价值,而这就是企业的利润之源。
王永庆一只脚踏在激烈竞争的市场里,一只脚踏在自己的企业里,深刻明了压力转化的道理。他扮演了一个联动器的角色,在压力传导的基础上,让整个团队跟着市场的脚步起舞。于是,我们看到台塑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而不是被挤垮。
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提升竞争力,既是制胜之道,也是生存之道。对此,我们从沙丁鱼的故事里可以找到现实的答案。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
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它带给企业家的启示主要有两点:
(1)要让员工具备忧患意识,感受到竞争压力。
鲶鱼效应对于“沙丁鱼”来说,在于缺乏忧患意识。沙丁鱼型员工的忧患意识太少,一味地想追求稳定,但现实的生存状况是不允许沙丁鱼有片刻的安宁。“沙丁鱼”如果不想窒息而亡,就应该也必须活跃起来,积极寻找新的出路。对企业来说,要让员工感受到来自市场的竞争压力,并转化为他们的动力。
(2)领导人要用压力激发员工的斗志。
鲶鱼效应对于“渔夫”来说,在于激励手段的应用。渔夫采用鲶鱼来作为激励手段,促使沙丁鱼不断游动,以保证沙丁鱼活着,以此来获得最大利益。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实现管理的目标,可以让员工勇挑重担,或者引入鲶鱼型人才,以此来改变企业相对一潭死水的状况。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