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刘邦回答:“没有。”

    陈平又问:“陛下手下的战将中,有谁在战场上能敌过韩信?”

    刘邦回答:“没有人能敌得过他。”

    陈平几问,刘邦几摇头,于是陈平慢条斯理地说:“陛下兵不如韩信的精,将不如韩信的能,假如发兵攻之,是逼韩信与陛下开战,臣认为这是很危险的事。”

    刘邦一听,十分着急,连忙问有没有什么稳妥的办法。

    陈平说:“古时,天子常常在全国各地巡行,借此机会会见各地的诸侯。陛下装作出游云梦泽,在陈州会见各路诸侯。陈州在楚地西界,韩信听到天子出游,又到了他的地盘上,他当然会来拜见。当他拜见陛下的时候,您可以乘其不备把他抓起来,这样只需一个武士就足够了。”

    刘邦依计行事,韩信果然郊迎在路中央。刘邦便让埋伏下来的武士将韩信捆得结结实实。

    刘邦此行目的已经达到,也不在云梦泽游玩儿了,立即命令起程回临时国都洛阳。

    行前,刘邦下令将韩信置于车马上。这时,韩信才明白,刘邦此行是专门来对付自己的。

    上车时,韩信长叹:“果然像人们说的那样:‘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当然应该被烹了。”

    这几句话让刘邦面红耳赤,只好说:“有人告你谋反。”

    说完,不再与韩信对话,押解韩信直往洛阳。

    刘邦假装游云梦泽擒韩信,是在陈平的提示下,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丑剧。其实韩信到底是不是有谋反之心,全是刘邦想当然而已。那个神秘的告密者,十之八九也是刘邦的杜撰。

    刘邦与陈平的对话透露出了一点儿天机。陈平问刘邦,韩信是否知道有人告其谋反,刘邦不假思索脱口而答:“不知。”

    这不禁令人产生了一点儿疑问:刘邦如何保证韩信不知道有人告密?

    这时的韩信在下邳(今江苏宿迁),刘邦在洛阳,相距千里,刘邦怎么敢肯定韩信不知有人来告密呢?

    而且,如果刘邦真的相信韩信要谋反的话,必会召集亲信谋臣密谋对策。只有傻子,才会在朝堂上大呼小叫,打草惊蛇。

    刘邦屠杀功臣,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逼迫功臣们造反,然后他再率军讨伐明证其罪而诛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刘邦的心肠。

    陈平聪明得很,他一问便知刘邦想找韩信的麻烦。如今天下刚刚平定,百姓希望天下太平,不要再动干戈了。

    看刘邦与群臣的意思,是想大军讨伐,这无疑是要逼迫韩信造反。对付一个韩信,何必又要兴师动众,让百姓们遭殃呢?所以,陈平为刘邦出个伪游云梦泽突然擒获韩信的主意。

    其实,陈平的这个主意有个前提,即韩信并无谋反之心。如果韩信蓄意要反,刘邦到云梦泽游玩,当然不会率领大量的军队,而这不是正好给韩信送上门去吗?

    当韩信说出“兔死狗烹”的话时,刘邦心中有鬼,又拿不出逮捕韩信的正当理由,所以只是含含糊糊地说了句:“有人告你谋反。”

    到达洛阳后,刘邦既不敢公开审理韩信“谋反”案,也不敢偷偷将韩信杀死。所以过了两天,便将韩信释放了。

    最终,刘邦也没为他突然逮捕韩信拿出个说法来。其实,将韩信释放,这个行动本身就说明刘邦逮捕韩信简直就是无理取闹。如果确证大臣的有谋反企图,做皇帝的哪肯善罢甘休。

    为了说明此次逮捕韩信的正确性,刘邦将韩信的楚王爵位降为淮阴侯。

    对于刘邦为何突然逮捕韩信,韩信其实是心知肚明的。刘邦回国都长安后,也将韩信带到了长安,令其在长安闲居。从此之后,韩信便知道了刘邦的用心,为避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