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日料、韩餐、鲁菜、粤菜?都行,随便说,要么就说说你们以前没吃过的东西。”

    “这……这合适吗?”

    “没什么不合适的。她喜欢化妆吗?或者旅游?还有什么她喜欢的?”

    “您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啊,我说得挺明确,说说她感兴趣的东西,什么都行。不过要注意啊,说的时候,要小心,别让她因此联想到你们以前的不愉快,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明白了……”他一字一顿。我知道他肯定听懂了,却怀疑他是否会照着做。

    老威很不客气地点我:“你,出来!”

    我就知道会是这样,悻悻地跟随他出了门。

    “你抽什么风?”他开门见山。

    “我没抽风。”

    “那你出的是什么主意?说吃的?都快死的人了,还吃什么吃?”

    我笑了:“她不是快死的人,死与不死,是攥在她自己手心里的,又不是癌症晚期。”

    “就算是这样,可说那些吃的、喝的、玩的有什么意义啊?她会觉得你不重视她的自杀!”

    “对,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啊?”这一次,换成老威如坠云里。大概是我打肿脸充胖子的自信把他给震慑住了。其实,我对此完全没有把握。

    处理自杀时的紧急状况的手段,通常被称之为“危机干预”,是一门看似空洞的学问。我们可以在书店、图书馆看到关于危机干预的书籍,如果你的英文够好,也可以去浏览国际学术网站。我们可以找到有关危机干预的信息,然而统观下来,能教给我们怎样解决自杀危机的书,却是一本也没有。

    我一点儿也不会因此责怪那些书籍的作者,相反,我会赞扬他们的敬业精神。因为,稍微一点儿让人产生误解的知识,就可能造成整个自杀干预的失败。

    人是非常复杂的动物,而自杀动机又是疑团重重,未经揭示的秘密。所以,书籍无法完全涵盖复杂多变的情况。

    人们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给自杀者打出亲情牌。

    亲情牌看似很有道理——是啊,自杀者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他会有父母、亲人、朋友,如果他结婚生育,那么还有子女。一旦他死了,不就等于将这些亲人弃之不顾了吗?

    所以,用亲情,特别是用来自于子女的那份亲情感化自杀者,似乎是个行得通的办法。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想象的那么乐观。你无法推测自杀者是不是已经深刻地考虑过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搞不好,那正是她选择自杀的诱因。

    我曾经见过一个失败得一塌糊涂的单亲妈妈,这个评价,是她给予自己的。现实中,她做得还不错,可她却总是放大孩子身上的缺点,并完全归咎于自己的教育失误。在金融危机并未席卷全球的时代,她不巧又失业了,这一次,问题就不单单指向教育,而要指向生计了。于是,她做了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决定,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几十万元全部转到了父母的账户上,而后服药自杀。据她的遗书显示,她似乎把女儿成长到18岁,甚至包括上大学的钱,都计算好了,而她的积蓄刚刚好。这是足够让女儿活下去的钱,却不足以多分一份来维持她的生活。她把女儿的未来算计得清清楚楚,连通货膨胀率都包括进去了,然后欣然赴死。

    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别把自杀者当做病人!他或许非常理性,只不过思考的方式和常人有所不同罢了。而这些则是任何书本里不曾提及的。

    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不假思索地满足自杀者提出的条件。假如我同意李咏霖的意见,在杨洁闹自杀的节骨眼上,去和她谈论复婚的事宜,那么无异于宣称:自杀有理,自杀积极,自杀可以解决像复婚这样的重大问题!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