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和刘邦相比却也有着几点本质的区别:

    首先,同是言而无信,刘邦比项羽表现得坦然。张良给刘邦出主意时,刘邦是欣然应允的。他没觉得那样做有什么不妥,或者说他心里根本就是赞同的。项羽在坑杀秦卒之前,则是做了一番思想斗争的。他找黥布和蒲将军二人商量,说明他对这件事做还是不做,心里面是犹豫的。依项羽独断专横的性格,一般的事他是不会和别人商量的。

    其次,时间上有差别。项羽一开始并没想杀掉投降的秦军,而是对他们进行了整编,成为自己的队伍一部分之后,过了好长时间,在进军关中的途中才坑杀的。而且坑杀还是有前提的,因为这些人和诸侯联军原有的军队发生了摩擦,为了不酿成大祸,项羽这才决定下手的。

    刘邦则不然,他根本没给对方投降的机会,而是在对方有了投降的意向、变得麻痹大意的时候趁虚而入。这个性质就不一样了。如此做法,张良给出的理由是:守将投降,士兵不一定肯降。这简直是屁话。那些士兵难道不是在听守将的差遣吗?照此理论,后来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也应该把子婴手下的将士们全部杀光才对,你咋敢保证他们全都和子婴一条心呢?说白了还是有坏心眼,自己找情人就怀疑老婆偷汉子,如此而已,没必要整得那么精巧。

    第三,刘邦否定的是自己,项羽否定的是别人。这种否定对象的差别,其实是最本质的区别。刘邦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否定的是自己曾经许下的承诺,这是人品问题,是道德问题。项羽不践诺楚怀王之约,否定的是楚怀王,并不是否定自己之前的某个承诺。何况项羽本来就对熊心那个伪命题有意见。

    第四,刘邦面对的是下级,项羽面对的是上级。刘邦之所以背信后却极少遭人谴责,皆因他的对象是他下一级的人群,是无论职位还是档次都比他低得多的人群。用现在惯用的衡量标准来说,这些人在刘邦面前该属于弱势群体。如果他们投降了,就是唯刘邦马首是瞻的下属,刘邦自然可以不把他们当人看。而在成为下属之前,他们还是刘邦的敌人,是刘邦革命的对象。所以刘邦的行为,亦可以理解为对敌的一种智谋。

    再退一步说,即便刘邦对付的是已经认识错误并打算积极改正的人,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按照“上级永远是对的”这个公理推断,照样不会在人们心中掀起多大的波澜。而项羽就不行了,他否定怀王之约,违背的是上级领导的意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抗上,是不按领导意图办事,是不讲政治的突出表现。如果也按照“上级永远是对的”这个公理去推断,项羽的行为就是大错特错了。不但错,简直是天理不容、为人不齿。所以项羽的错误是要永远被人们挂在嘴边,成为攻击的标靶,而且还要被记入历史档案,作为警示后人的反面教材。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