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对刘邦为人的了解;二是责任所在。他当时毕竟负责司仪的工作,有义务辨别礼单的真伪。但是萧何也是佩服刘邦的,一分钱不带,就敢过来白吃白喝,还被请到了首席,虽说德行上有所欠缺,但勇气和魄力可嘉。
张良几次三番离开刘邦,是因为他心中有韩国的情结所在,这个不能说他朝三暮四。而几次离开又几次回到刘邦身边,恰恰也说明他是欣赏、钦佩刘邦的,否则干吗老在一棵树上吊死?
从这几个人中,我们也能看到刘邦的一些特点:
首先,刘邦这人能容人。萧何、曹参自始至终跟随刘邦,刘邦对他们始终信任有加,也很重用。张良每次回来,刘邦都是热烈欢迎。说明刘邦这人很有亲和力,能笼络住他们,没有一定的胸怀是不能做到的。萧何、曹参不说,这俩人也没别的地方好去,张良起码是有的选的,可见刘邦在用人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
其次,这些人很符合刘邦的心思。这个很重要,领导和下属只有在思维方式上一致,才能心情愉悦地工作,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在工作上出效率。刘邦与萧何、曹参早就了解,彼此性格熟悉,既能说到一块儿也能想到一块儿。张良跟着刘邦时,正是刘邦在事业上的起步期,正值用人上的饥渴期,张良的到来正好填补了这段空白。二人在这个阶段磨合,很容易成为亲密的战友。
第三,刘邦有依赖性。萧何、曹参不用说,同县为吏时就少不了在一起熟悉了解,起事后同仇敌忾,更是密不可分。张良的几次离开,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刘邦对他的印象。领导大多是这样,你在时,感觉不出你有多大本事,等你离开了,才知道你的重要性。张良的几次离开,肯定会让刘邦有所感触,从而对张良产生依赖。刘邦最初的成绩,其实也都没离开过张良,顺利进关,鸿门宴救主,这是关乎刘邦性命和事业的大事,张良功不可没。
事情都是相互的,刘邦对他们有依赖,才能留得住他们。这些人觉得刘邦依赖他们,重视他们,反过来对刘邦也会形成依赖,于是自然就会紧密团结在以刘邦为核心的周围了。
我们再来看看项羽身边的人才。
前面我们说过,人们有个误解,觉得刘邦身边的人才多,项羽身边的人才少。如此认为,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邦最后成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邦当了皇帝,身边的谋士都是定国安邦的功臣,政治生命自然就会长,影响自然也就大。项羽是败兵之将,手下人也是死的死降的降,自然谈不上多体面、多风光。如果抛开这些因素,单就个人能力来说,项羽身边也是人才济济,而且一点不比刘邦那帮人差。
第一位是范增。范增出山后,先跟随项梁,后跟随项羽,还做了项羽的亚父,对项家忠心耿耿。范增随项羽四处征战,帮项羽出了不少主意,让刘邦、张良、陈平之流为之忌惮。《史记》中对范增的介绍很简单:“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九个字,倒也说明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范增岁数不小了。都七十了,人活七十古来稀,古人平均寿命都短,这岁数在当时是很罕见的。见多才能识广。有人常说一句话: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这倒也不全是自大之语,这涉及阅历深浅的问题。人大一岁就多一岁的经验和经历,不是全无用处的,毕竟谁也没让思想静止。所以范增在识人、做事上肯定有独到之处。随项羽入关后,范增断定刘邦将来会是项羽最棘手的敌人,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二是范增喜欢清净。范增“素居家”,说明他不喜欢出门,不喜欢凑热闹。然而现在都七十了,到了颐养天年的岁数,却毫不犹豫地出山,跟随部队南征北战,说明他骨子里是个不甘寂寞的人。以前在家赋闲,只是没有遇到让他感兴趣的人和事罢了。
三是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