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借口进行杀盗。心灵的纯洁将使他过着清净的生活。
5.身口意三业清净之后,一个精神追求的在家居士将致力于净化自己的生活,远离五种生活方式,即贩买武器、贩买人口、出售肉食旨在屠杀饲养的动物,买卖酒类和毒品。
虚伪之行被认为是出家人的邪命。
严格的来讲,从阿毗达磨的角度说,正语、正业、正命是指三戒(virati),而非相对应的善德。
6.正精进包括四个方面:
已生之恶令消除,未生之恶令不生;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长。
在八正道中,正精进占很重要的位置。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而不是仅仅地旺依他人,或供奉祭祀,一个人才能得到解脱。
一个人身上有罪恶的垃圾堆,亦有善德的贮藏所。通过努力,他清除了垃圾,培植了善德。
7.正念是对身,受,思,意根进行不停的意念。
对此四事的意念趋于消除欲望,以及所谓的快乐、恒常、不死之我等错误概念。
8.正精进和正念导引正定,即制心一处。
以渗透智观,一心不乱作为一种强大的助力,使人如理知见事物实相。
于此八正道中,第一二合为智慧(panna),三四五为戒(sila),最后三个为定(samadhi)。
戒:正语
正业
正命
定:正精进
正念
正定
慧:正见
正思维
根据修习次第,戒定慧为修道的三个阶段。
严格来说,从圆满方面讲,这些构成八正道的因素,意味着八种心智素质(cetasika).它们共同存在于旨在趋证涅槃的四种圣意识(lokuttara)中。
它们分别是慧根(panindriya),寻(vitakka).三戒(virati),精进(virya),念(sati),制心一处(ekaggata)。
所有这些代表了解脱的追寻者努力进取解脱的心态。
[注]
(1)见第六章。
(2)《相应部》,第一品,第62页,参照英译《相应部》,第一品,第86页。
(3)见第33,34章。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