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达弥,你应如是警觉:一切导致安隐而非兴奋,恭敬而非高傲,寡欲而非贪欲,乐于隐居而非群居,热情精进而非懒惰,满足而非抱怨,乔达弥,你应如是牢记: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23)
不久,她以如实分析智(24)(Patisambhida)证阿罗汉果。
同她一齐受戒的释迦族妇女们也都证得阿罗汉果。
在众女弟子中摩诃波闍波提乔达弥资历最深,经验最为丰富。
《长老尼偈》中有几首她在证阿罗汉果后所作的偈诵。
[注]
(1)此事件引自于马呜尊者的梵文诗篇。《美难陀》,已由琼斯德译成英文,德里,1975。(编者按)(2)《法句经》,第1314偈。
(3)《长老偈》,第157,158偈,第127页。
(4)《本生故事》,第456。英译《本生故事》,第四部,第61页。
(5)Gandhakuti,佛陀居住地的统称,特指给孤独建造的佛陀精舍。(编者按)
(6)《本生故事》,第四部,479,第228页;英译《本生故事》,第四部,第142页。
(7)如佛陀的色身舍利。
(8)堆积而成的山,亦名斯陀般(Stupa)(巴利语-Thupa)南亚地区普遍流行的具有佛教特色的纪念性建筑物。(编者按)
(9)此历史最为悠久的神圣树仍然生和在印度的萨瓦堤。
(10)《长老偈》,第1424偈,第354页。
(11)《增支部》,第24页。英译《增支部》,第一品,第19页。
(12)《长部》,第二品,《大涅槃经》,第72页。
(13)《佛教传说》,第160页。
(14)《长老偈》,第353页,1020偈;《法句经》,第147偈。
(15)《律藏》,第三品,第320页;《增支部》,第四品,274页。
(16)因为这些是有关戒律方面的问题,其中有些不适宜在家居士。
(17)比丘戒。
(18)月圆日和新月日,比丘集中起来诵持根本大戒。
(19)雨季的正式结束。
(20)一种戒律行为。
(21)见《增支部》,第四品,第184页。
(22)见《增支部》,第四品,第185页。
(23)《律藏》,第三品,第329330,见《增支部》,第四品,第186,187页。
(24)对意思(attha),经文(dhamma),词源出处(nirutti),以及理解此三(patibhana)的分析知识。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