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诫大家:“正未能善行,勿作恶业,如此贤者,此彼得乐。”(5)

    国王当下即证第二圣果(samadagami),于此同时,波闍波提夫人也证得第一圣果(sotapatti)。

    有一次,国王告诉佛陀,他曾拒绝相信传言,说他儿子因严厉的苦修没证圣果就归天了。佛陀因此讲了《法护本生故事》(6)。佛陀说,在前生中,有人曾指给他看一堆白骨,但是,他还是不相信他儿子死了。这一次,净饭王证第三果(anagami)。当净饭王临终躺在病床上时,佛陀给他讲了最后一次佛法,他即证阿罗汉果,自我验证了解脱之乐。七天后圆寂,当年佛陀40岁。

    佛陀与耶输陀罗

    耶输陀罗公主是罗睺罗之母,又名频巴?跋陀卡车那。她是统治柯利亚种族,天臂城国王的女儿,她的母亲叫般弥特,是净饭王的妹妹。她和悉达多太子同年,在16岁那年与他完婚。当时悉达多太子以高超的武功,赢得了她的爱情。她享尽了王宫里的荣华富贵,生活极为幸福快乐。29岁那年,就在她刚生下唯一的儿子罗睺罗的当天,她全心爱戴,但喜好深思的丈夫毅然离家出走了,追寻解脱生活之苦的真理。他在夜深人静时,没有向他忠诚而又美丽的王妃告别,不声不响地离开王宫,留下年经的耶输陀罗一人抚养孩子。第二天早上,她还和往常一样起床后,前去向她深爱着的丈夫道早安,但一下子惊呆了,她丈夫不见了。当她意识到她的梦中王子离开了她和新生婴儿时,她猛地被一阵揪心的痛苦折磨得死去活来。她永远地失去了她最爱之人,富有魅力的王宫大院在她的眼里经变成了地狱,整个世界一片空虚,唯一能使她稍有安慰的就是她年幼的儿子。

    有好几个刹帝利王了曾向她求婚,她都一一拒绝了。她一直忠诚的爱着她的丈夫,她只为他而活着。听说丈夫以苦行为生,她断然解下身上所有的珠宝,穿上俭朴的黄色衣裳。在苦行的僧乔达摩六年精进苦修,趋证菩提的日日夜夜,耶输陀罗公主时时刻刻关心着他的一切,自己也仿效行事。

    觉悟之后,佛陀行化至迦毗罗卫城,第二天应国王邀请,来到王宫,其他人都来礼拜了佛陀,唯独耶输陀罗没来,她想:

    “如果我还有一点点福德因缘的话,高贵的佛陀一定会亲自来见我,然后,我再向他行礼。”

    饭食完毕,佛陀把钵交给净饭王,在两个弟子的陪同下,来到耶输陀罗的寝宫。在早已准备好了的垫子上坐好,佛陀说道:“让国王的女儿如愿地向我行礼,不要再说什么。”

    听说佛陀来了,她命令宫女们给她穿上黄色的衣袍。佛陀刚刚坐下,她就象飞一样跑到他的跟前,紧紧抓住他的双脚,把脸紧贴在脚背上,恭恭敬敬地礼拜了佛陀。

    如此这般地表达了她对佛陀的挚爱和尊敬,耶输陀罗彬彬有礼地有一边坐了下来。国王在一旁不住地称颂她的善德,赞美她对爱情的忠贞,然后说道:

    “世尊,不她听说您披着黄色袈裟,她也穿黄衣裳,当她听说您一日一餐,她也跟您一样,一天只吃一顿;当她听说您不坐高广大床时,她也睡低矮的床铺;听说您不以花环和香料饰身时,她也放弃一切打扮;当她娘家人派人来接她回去,她连看都不看他们一眼。我的儿媳真是贤惠。”

    “大王,不仅仅是在这一生,前生她就曾如此的保护过我,真心诚意的爱过我。”接着,佛陀讲述了《月紧那罗本生故事》(7)。

    佛陀回忆了他们前生前世如何相依为命,又大大地安慰了她一番,然后离开了王宫。

    净饭王去世后,波闍波提夫人出了家,耶输陀罗也加入了僧团,得阿罗汉果。

    在众女弟子中,她具大神通(8),78岁圆寂,她的名字没有出现在《长老尼偈》中,但在《譬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