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维持他寻欢作乐的生活,他也乐于如此,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他出现财务危机为止,那时候他不得不远离故土到欧洲大陆过活,和那个时代的许多败家子如出一辙。不过他依旧有钱可以挥霍,够他一星期举办两次排场很大的晚宴了。他的社交圈子也很有档次,布莱顿夫人和德奥塞伯爵、德萨特勋爵、布里斯特勋爵以及杜德里勋爵都是与他经常来往的好友。1828年,他与银行家约翰·保罗的女儿安妮结为夫妻,并生有三儿一女。其中最小的儿子就是1834年出生的奥古斯都,也就是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
虽然霍斯特姆赛克斯庄园早已经被变卖出去,但是海尔家族的圣禄依旧丰厚。罗伯特·海尔教士是圣职的继承人,他也是弗朗西斯·海尔·奈勒的小儿子。当时大家都认为继承职位的将会是奥古斯都·海尔教士(奥古斯都·海尔的三兄弟之一)。关于马库斯,他是三兄弟中最年轻的一位,我对其了解并不多,只知道他与埃尔德利的斯坦利勋爵的女儿成婚,并且在托基拥有一处房产,当他在霍斯特姆赛克斯下榻的时候,经常抱怨茶水没烧开,他最后在1845年去世。朱里斯的学识非常渊博,是三一学院的会员。他曾写过一部叫作《试问真理》的著作,是与他的兄弟奥古斯都合著的,很受当时善男信女的好评。在罗伯特·海尔教士去世之后,奥古斯都·海尔教士作为他的侄儿对自己任职的奥尔顿·巴恩斯教区依旧不舍,所以便劝说自己的弟弟朱里斯代为接受霍斯特姆赛克斯的圣职。对于离开剑桥大学,朱里斯也很是不情愿,但是一份如此珍贵的家产是不能平白无故丧失的,因此强烈的责任感迫使他做出牺牲,出任了刘易斯教区长一职。
奥古斯都·海尔教士与斯托克·旁·托恩教区的玛丽亚结为夫妻,他的妻子玛丽亚是奥斯瓦尔德·莱彻斯特的女儿。1834年,他由于身体原因前往罗马,结果在该地去世。同年,我们所讲的奥古斯都出生,他的名字取自于奥古斯都·海尔教士和他的教母奥古斯都·海尔太太。而弗朗西斯·海尔和安·海尔作为孩子的父母对于这个小儿子的出生倍感压力,甚至是烦恼,因为他们既要按照符合自己身份的生活方式生活,又要考虑如何养家糊口。所幸,当时的玛丽亚·海尔并无子嗣。在回到英格兰给亡夫料理完后事之后,她突然想到或许自己提出将教子过继过来会得到弗朗西斯夫妇的同意。于是她便给她嫂子写了封信,并且很快得到了答复。
“没问题,我亲爱的玛丽亚,等孩子一断奶我们就把他送到你那里。你真是太好了。倘若还有其他人要领养孩子,我们这里还有。”
孩子顺理成章地被送到了英国,而且随身带了一个绿色的小毡袋,有一条红色的珊瑚项链和两件白色的小睡衣装在里面。
奥斯瓦尔德·莱彻斯特教士为玛丽亚的父亲,出身于一个古老的家族,据说是诺曼底公爵夫人圭纳拉(征服者威廉的祖母)的直系后裔。所以,他与彭伯里的达西先生与曼斯菲尔德庄园的伯特伦家族是同一阶层的人。奥斯瓦尔德·莱彻斯特教士是个忠实的基督教徒,他对英国绅士应该有的礼数样样熟知。对于凯瑟琳·德·包尔夫人的观点他也一定会赞同:达西先生是不应该娶伊丽莎白·班纳特为妻的。雷金纳德·赫伯是赞美诗的作者,也是加尔各答主教,同时还是霍德奈教区的区长,他住的地方离玛丽亚·莱彻斯特家仅有两英里的距离。玛丽亚与教区区长夫妻之间的交往十分密切。雷金纳德有一个助理牧师,名叫马丁·斯图。有关他先祖的事情我们一无所知,所以可以肯定他一定不是生于富贵之家。玛丽亚与马丁彼此相互爱慕,但是玛丽亚的父亲却考虑到马丁太过卑微而拒绝他们在一起,他决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小小的牧师。由于玛丽亚顺从的性子,她没有逾越父亲而自作主张。马丁·斯图为了赢得奥斯瓦尔德·莱彻斯特大人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