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若非如此,我就不会明白他们为何长期争吵,也不会明白他们为何彼此观点不一致,为何具有这么大的区别。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似乎看到过费希特的一句话:什么样的人决定着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当看到这句话之后,我突然觉得自己想要寻觅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我因此产生了一个想法:哲学领域并没有可以用在每一个人身上的通用真理,仅仅有与个体的气质相协调的真理。既然如此,我只能收缩寻找的区域,找到一位与我的哲学体系脾胃相投、和我隶属于同类的哲学家。当他解答我的疑惑的时候,由于与我的气质相符合,所以能赢得我的认同。

    美国实用主义在某段时期内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读到过一些哲学论述,它们出自英国著名高校的教授之手,但是我却觉得没有一点收获。因为在我看来,他们算不上是优秀的哲学家,他们绅士过了头,我甚至觉得他们是出于社交的考虑,之所以没有无所顾忌地得出符合逻辑的论点,是因为怕损害到与同事之间的情谊。实用主义哲学家充满活力,他们朝气蓬勃,还有几个名气比较大的文笔也非常优秀。有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他们用浅显的语言解答了出来。虽然我盼望着自己能够相信,但依然无法做到如他们一样,相信真理就是一种工具,只是为了让我们达到实用的目的。在我看来,那些作为所有知识根基的感性资料不管对你有没有用,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始终都存在。除了这些,他们还说,假如相信上帝给我带来慰藉,那么对我而言,上帝就是真实存在的。我也看不惯这种观点,最终对实用主义没了好奇心。在我看来,柏格森的书读起来非常有意思,只是不容易让人相信;我对本尼台托·克罗齐不太满意。在我看来,伯兰特·罗素的作品清晰明了,语句优美,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我对他的作品非常敬佩,特别希望由他为我指点方向。他知识渊博,通晓情理,能够容忍他人的缺点。但是,我很快就觉察到,这个向导对方向并不熟悉。他的性情、智慧都飘忽不定。他正如一个建筑师,你产生盖一所房子的念头的时候,他首先提议你用砖头建造,然后又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告诉你,用石头替代砖头会更好一些;当你认同用石头更好一些的时候,他又向你提议钢筋混凝土才是唯一一种适合的材料,并且理由也非常充分。你最终甚至没能把头顶的顶篷建造出来。我想找到一个首尾呼应的哲学体系,希望它无懈可击,正如布拉德莱的体系一样,内部的所有部分都凝聚成一个整体,每一部分都是无法替代的,不然整个都会遭到毁坏。伯兰特·罗素没有把这种体系为我建立出来。

    我最终总结出来,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法寻找到这种令我满意的书籍,因为只有用我自己的思想才能写出这样一本书。所以,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亲自写出这本书。我找到一些哲学书,它们是为研究生划分的,目的是攻读哲学学位,然后一本接着一本仔细读起来。在我看来,这样做最起码可以为我的写作打造一个根基。当我脑海中迸发出这种思想的时候,我刚刚四十岁,我认为依赖四十年累积在一起的知识,与这种打造出的根基结合,还有我打算用几年时间好好学习哲学名著的决心,就会有能力将这个愿望变成现实,把这种书写出来。我很清楚,这本书仅仅对我才有一定的价值,最多只能表现出一个爱思考的人的灵魂——不知道有什么词语比这个更贴切,不如就这么说吧。这就表明,相比平常的专业哲学家,此人的生活经验更丰富一些。在哲学思维领域,我非常明白自己没有一点儿禀赋,因此打算从各个方面搜集理论。它们除了要满足我的性情、智慧外,更为重要的是,还得满足我的本能、情感以及难以撼动的成见。这种成见是一个人的一部分,很难将它们与本能分辨开来。这些理论有助于我建立一个哲学体系,令它产生一定的作用,为我的生活指明方向。

    随着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