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让我们再来聊聊萨克雷的《名利场》和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这两本小说。为了不使篇幅过长,我只能简单说说。萨克雷受到现今大多数评论家苛刻的责备。可能萨克雷不应该出生在那个年代,维多利亚时期充满了传统的束缚,如果出生在现在这个年代,就算这是个如他看到的那样痛苦不堪的现实,他也可以奋笔直书。他有着新奇的观点,深深懂得人类是那样平庸,看到了人性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后总会提起很大的兴趣。无论我们多么厌烦他书中的感伤和教义,就算天生的软弱使得他追随主流,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在英国小说中,蓓基·夏泼是一个最真实、形象、有力的角色。
《呼啸山庄》这本书天下无双。这是一本有可能随时都会发生暴行的书,因此让读者们觉得难以对付而不知所措。这是一本满含热情的感人佳作,它如诗歌一样蕴含着深沉和力量。读普通小说的时候,无论多么引人入胜,你总能意识到这不过是一个故事罢了,但是读《呼啸山庄》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它更像是在体验生命中的碎裂和惨痛。
乔治·艾略特的《米德尔马契》,特罗洛普的《尤斯蒂斯钻石》和梅瑞狄斯的《利己主义者》,不看这三本小说会觉得很可惜,但是受篇幅的限制,我只能在此列出它们的名字了。
直到现在,我还没有谈论一部诗歌,读者可能已经察觉到并且很惊讶。我觉得英国并没有出现世界顶级的大师,虽然这个国家在绘画、雕塑和乐曲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这些成就还达不到卓越的水平。不去偏执地从国界方面考虑的话,我的观点是:我们的诗歌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在文学中,诗歌位于首位,不会容忍自身平庸。埃蒙德·戈斯
无论拥有多么好的技艺,我都不愿意读二流诗节,觉得二流诗节没一点营养,看看报纸都比读它要好一些。要想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读读诗歌,我可做不到。诗歌的阅读需要在一定心情和环境中进行。我喜欢这样:在夏天的傍晚拿一本诗坐在花园中,或者坐在悬崖边上,抬头就能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或者林子里长满青苔的时候,躺在溪边,将一卷诗从口袋中拿出一点点地欣赏。不过就算是很卓越的诗人,写出的诗歌也有让人觉得枯燥的。许多诗人堪称精品的诗歌不过两三首,尽管他们写了数不清的诗集。我很想告诉他们这样已经很好了,但是我接受不了海量的阅读之后收获却微乎其微的事实。因此诗选更合我的脾胃。一些评论家认为,只有把一位作家所有的作品都读一遍,才算是对他的欣赏,我能够体会他们对诗选的鄙视。不过我可不是以评论家的眼光来读诗的,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眼光,我希望从诗中得到慰藉、治愈和一颗淡然的心。有些学者非常体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