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发现了邀请函,知道了舞会安排,他突然来了灵感,于是他就穿着自己的那身行头去参加舞会了。勇气、沉着,以及幽默感让他在舞会上左右逢源。下面发生的事情我们就都知道了。

    “这种情况下,赫伯特先生自然而然地相信哈利·梅里迪思就是那个窃贼,但是他不想给自己深爱着的女郎的家族带来耻辱,于是他决定保持缄默。他见到梅里迪思小姐后,发现女郎不接受他的解释,为了取得她的信任,他便承认自己就是窃贼,然后两人又计划私奔,他本来想以后再向女郎解释这件事也不晚。

    “梅里迪思小姐通过快递送还金盘后,谁也不会想到它们会再次被盗。这也恰恰让我们能更透彻地了解那位真正的窃贼——乔治·弗朗西斯·海登——的勇气。他又回到七橡园偷走了金盘。这件事立即打乱了两个年轻人再次私奔的计划,于是赫伯特先生暗中调查,查到线索后,顺藤摸瓜,不但发现了金盘,还发现了大量的珠宝首饰。”

    屋子里又是一阵沉默。哈奇的脑子里升起一团烟花,嘭地一下爆开,把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照得清清楚楚。马洛里探长沉默地坐着,此刻心里充满了脏话。梅里迪思先生站起身向迪克·赫伯特走过去,庄重地握了握手,然后又坐下了。多莉露出了迷人的笑容。

    过了一会儿,思考机器开口说:“这就是事情的经过。我是如何知道的呢?逻辑、逻辑、逻辑!逻辑思维能够从任何已知的情况出发,然后可以很方便地向前或者向后推理,直到得出合理的结论。这是必然的,就像二加二等于四,它不是偶然的,而是始终如此。

    “对这个案子,我首先是从哈奇先生口中知道了各种有关的详细情况。在某个线索的启发下,哈奇先生了解到赫伯特先生和梅里迪思小姐与此案有关,他在警方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前分别找他们两位谈过。换句话说,他查到了一些警方在几天后才知道的情况。金盘再次被盗后,他来找我了,对我讲述了这个案子。”

    记者羞怯地脸都红了。“哈奇先生相信赫伯特先生和梅里迪思小姐是由于某种偶然的原因才与这件盗窃案有牵连的,”科学家继续说,“但是他的这种信任并不牢靠,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赫伯特先生出于忠诚而一直保持沉默。我明白这一点。但是,在我深入调查这件案子之前,我先假设他们两人与这件案子有某种关联,如果我的假设成立的话,我就能清楚地推测出已经发生的事情。当我确切地了解到梅里迪思小姐还有个兄弟的时候,我就确定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尽管当时我还没见过哈利·梅里迪思,甚至还没见过梅里迪思小姐。”

    他停顿了一会儿,思索着什么,两个拇指互相围绕着打着旋儿。

    “您把自己的推理思路给我们讲一讲吧。”哈奇试探着说。

    “好吧。我当时从汽车坐垫上的血迹着手,因为查清这件事情就能知道赫伯特先生到底是不是案犯了。”科学家回答说,“你知道我是怎样做血液测试的。测试结果显示坐垫上的血迹不是赫伯特先生的。请注意,虽然我知道梅里迪思小姐也在那辆汽车里,但是我也知道她没有受伤。因此那处血迹是另外一个人的——那个案犯。

    “后来我了解到赫伯特先生受伤了,但是他没说是如何受伤的。我就想:如果他是在家里受伤的,那他会不会去找离家最近的医生呢?有可能。于是我从电话簿上查到了沃波尔医生的名字,他是离赫伯特家最近的医生了,然后我请哈奇先生去了医生那里,他了解到赫伯特先生被子弹击中正面,还有子弹的口径是点三二。当时我已经了解了警用手枪的子弹口径是点三八。所以,赫伯特先生不是在汽车里被射伤的那个人。

    “这就说明赫伯特先生不是第一起盗窃案的案犯,尽管门童提供了他的邀请函。同时也可以合理地假设他的邀请函已经被偷了。金盘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