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此行,是为了出访齐国,与齐威王会晤。
齐国自田和被立为诸侯,又传了数代,于公元前357年传到了齐威王(田因齐)手上。
齐威王的父亲齐桓公(田午,并非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是位注重学术研究的君主,在他统治时期,齐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高级学府——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因靠近临淄的稷门而得名。它也许是中国历史上学风最为开放的学术机构,堪比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持的雅典学院。
在学宫中,诸子百家都可以登台演讲,可以互相争辩,不同的声音在这里出现,没有所谓的统一思想,公室也不插手学者们的学术研究。事实上,自齐桓公以后,历代齐国统治者都对稷下学宫采取了宽容和保护的态度,允许学者们“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学术的独立性,使学宫成为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滥觞之地。
齐威王自幼在稷下学风的熏陶中长大,见识自是不凡。
据《史记》记载,齐威王善于弹琴。即位后不久,有一个名叫邹忌的人带着一张古琴前来求见。
当时齐威王正在自弹自唱,自得其乐。邹忌在堂下听了一段,也不待宣召,大步走到堂上,击掌称赞齐威王弹得好。
对于君臣之间来说,没有比这更无礼的举动了。齐威王勃然大怒,将琴推开,一只手按在剑柄上说:“你只看见寡人弹琴的样子,还没有仔细听,凭什么说寡人弹得好?”
邹忌说:“我听您弹琴,大弦庄重温和,小弦高亢清脆,持弦紧而有力,放弦松而有度,琴声悠扬和谐,曲折婉转,有如四季更替,周而复始,让人情不自禁叫好。”
齐威王不觉莞尔一笑,松开了剑柄,道:“看不出,你倒是个懂音乐的人。”
邹忌说:“何止是懂音乐?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的道理也尽在其中了。”
齐威王眉头一皱,心想这个人还真是不识趣,我说你懂点音乐,已经是给你个台阶下了,你却不知进退,大言不惭地在这里胡说八道!于是不客气地说:“那你说说,治理国家,安抚百姓,跟弹琴有什么关系?”
邹忌说:“大弦庄重温和,那是君主的气度不凡;小弦高亢清脆,有如臣下的精明干练;持弦紧而有力,放弦松而有度,象征着国家的政令有张有弛;琴声悠扬和谐,曲折婉转,说明国家政治昌明。治国如同弹琴,事情不同,道理相通。”
齐威王听了,点头称善,将他留在朝中参与政事。
这件事之后三个月,邹忌被封为相国。
稷下学宫中有位名叫淳于髡(kūn)的学者,以善辩而闻名。有一次见到邹忌,便拦住他道:“听说您很善于说话。我有一些愚蠢的想法,能不能跟您说一说?”
淳于髡长得矮小,站在邹忌面前,就像一个侏儒。邹忌却不敢有任何轻视,一本正经地说:“我洗耳恭听。”
淳于髡说:“一个人,周全则事事如意,不周全则身败名裂,是这样吗?”
邹忌说:“是这样。我会牢记您的教导,在国君面前小心谨慎,不失礼数。”
淳于髡说:“将猪油涂在车轴上,车轮就转得快,有这么回事吗?”
邹忌说:“是的,我会跟同僚搞好关系。”
淳于髡说:“把胶涂在弓上,可以黏合弓体,但是不能以此弥合裂缝。”
邹忌说:“您说得太对了,我会和人民群众融为一体,从中获得智慧。”
淳于髡又说:“狐皮袍子破了个洞,千万不要用狗皮去补。”
邹忌说:“有道理,我会谨慎地选拔人才,不让小人有机会混入朝中。”
淳于髡说:“大车不经常加以矫正,就不能承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