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之“诤”其实由来已久。
当年,穆宗向他讨教书法巧妙时,他就回答“心正则笔正,笔正则可法矣”。
一语双关,意思说,写字要用心,只要心中端正,下笔就是好字。另一层是以书法之名劝谏穆宗要专于政事,勿游宴玩乐。
史称,穆宗脸色大变。穆宗还算一个好领导,除了在心里骂柳公权死呆子外,并没发怒找茬。
不过,后来,穆宗一直没有给他升职,不知是故意打压,还是出于保护。
毕竟,刚则易折。
文宗中期,柳公权的仕途也开始有起色。
838年,柳公权经调转任工部侍郎,工作还处于试用期。
文宗李昂又突然召他,问他:“外边有什么议论?”估计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想听诸如英明神武之类的赞扬。
那知,柳公权却哪壶不开提哪壶,直接拿“宫闱秘闻”来说事。
柳公权回答说:“自从郭旼被任为邠宁节度使,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
文宗没弄明白柳公权要说什么,就说:“郭旼是开国元勋郭子仪的侄子,太皇太后郭皇后的叔父,在职也是兢兢业业,没有犯错。从金吾大将升任小小的邠宁节度使,还有什么可以议论的?”
柳公权答道:“凭郭旼的功绩和品德,任命为节度使是合适的。人们议论的原因,据说是郭旼把两个女儿献入宫中,因此才升官,这是真的吗?”
文宗辩解说:“他的两个女儿进宫,是来看望太皇太后的,并不是他进献女儿。”意思说,这俩妞,老子压根没碰过。
柳公权却还不依不饶,继续说:“常言说,瓜田不拾履,李下不整冠,如没有嫌疑,为什么这事嚷得家谕户晓?”
随后,他举出以前一些“宫闱秘闻”来说明利害,将老领导彻底涮了一把。
文宗李昂扛不住,当日就派人将郭旼的两个女儿送回家,估计是搞了人家女儿,心里有鬼。
书法好,品德高,有正气,三者完美结合,柳公权的书法名气也越来越大。
当时公卿大臣家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碑文,人们会认为“不孝”,上升到道德层面。
柳公权名声还传到海外,外国人来唐国时,都专门准备钱财来购买柳公权的书法,民间社会就有柳书“一字百金”之说。
这么下来,柳公权是相当有钱,但是他老人家却专心于书法艺术,没有精力管理家务。家财大都被主管财物的奴仆海鸥c龙安等人偷去。
两家家奴东窗事发后,柳爷也满不在乎,只是将珍爱的笔砚图书c典籍等锁好秘藏就算了事,确是人间极品。
841年,文宗过世,武宗李炎即位。
此时,柳公权第二件传世作品,被誉为柳体顶峰之作的《玄秘塔碑》问世。
这年6月,唐朝高僧端甫面向西,朝自己的家乡——天水圆寂了,享年68岁,葬于长安长乐原之南。
武宗李炎赐谥号“大达”法师,为将他的事迹告示后人,让其精神永存,命人树碑颂功德。
碑文由唐朝宰相裴休撰稿,当世大书法家柳公权书写。碑额篆字排三行,每行四字,共十二字。碑正文楷书28行,满行54字,总1302字。现藏陕西西安碑林,历经千年,清晰完好。
武宗李炎是个不好伺候的主,不时拿已经六十多岁的柳大书法家来逗。
一天,突然将柳公权召来,指着一个宫女,对柳公权说:“朕对这个人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说完,就把御案上的几十张纸递给他。
柳公权充分发挥才能,立即写成一首绝句:“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