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的来头大得惊人。
左庶子,属于太子官属。所谓官属,就是帝国为了培养继承人,按照中央的标准给太子配置了职能相当的人员。低调点是太子秘书,充大头就是太子宰相。
李温朝开初并没有立皇太子。既然没有皇太子,就肯定不会有官署,没官署就谈不上有左庶子存在。那蔡京又是那个石头缝里崩出来的?
原来李忱去世后,李温以皇太子身份监国,当时唐廷就按标配给李温配了一套官属。
虽然5天后,李温就登基,可是太子官署的架构以及一些职位却保留了下来。蔡京便是被保留下来的“左庶子”,他的后台老板是唐帝国掌门人,李温。
为了摆姿态,撇清各种裙带关系带来的不利影响。唐廷还特意决定让蔡京组成一个调研组去岭南实地考察,拿出个调研报告来服众。
一个月后,蔡京不负众望,满载而归,提出了一个题为《分区而治》的行政区划调整的调研报告:把岭南分成东c西两个部分,实施分区治理。
岭南旧时有五个管区,广州c桂林c南宁c容县和河内,总部设在广州。调整后,岭南东道总部设广州,岭南西道总部设南宁,把原来桂林所属的平南c象县c容县c藤县c来宾五地划入岭南西道管理。
至此,唐廷任命蔡京决策的真正目的才显露出来。
实际上,“分区而治”是唐廷在西南的又一重大策略,其核心考虑是继续加强原来“南宁安南”的防守方略,增加南宁权重,协助安南抗击南诏。
考虑到区划调整和行政机构改革会碰到巨大的阻力,为了保障顺利实施,唐廷将李温的秘书推了出来,看中的便是蔡秘书强硬的后台。
可以说,蔡京是岭南分区而治策略实施的一把利刃。当然,这当中还有一个后手,如若决策失误或失败的话,这口大黑锅就给蔡京背,丢车保帅。
于是,岭南“分区而治”方案进入决策流程。按照潜规则,提出报告的蔡京也将任这次机构改革的主要执行人。随后,唐廷封蔡京为代理畜牧部长,帮他拔高了级别,为任岭南西道总司令做职级上的准备。
862年5月,唐廷命原岭南战区韦宙为岭南东道司令,蔡京为岭南西道司令,岭南分区而治正式实施。
岭南“分区而治”是否能解决南诏入侵的高策,还有待时间检验。
身在官场,蔡京心里也明白,此次改革不成功的话,他就会成为“替罪羊”。
到任后,蔡京很快进入角色,准备大干一番。
不过蔡京想来想去,他最拿得出手就是做秘书,写报告。于是,蔡秘书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将安南司令蔡袭告了一状。
此时,安南行政长官蔡袭手握八道士兵,共三万人,驻扎安南。
行军打仗,粮草先行。八道士兵是来救急的。粮草的,不好意思,没有。后勤供给,非常不好意思,也没有。
那么,这帮大兵的吃喝就要靠中央负担一部分,地方也出一部分。
领导出把死口,底下的人就得死里出力。
说到底中央那份是虚的,地方这份才是实的,三万张口计下来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安南负担不了,岭西c岭东就都出点,在唐廷看来这也没什么。蔡京盘算了一下觉得非常不爽。兵是蔡袭的,打赢了,功劳算他。我出钱出力,连条毛都没捞到,届时蔡袭爬我头上拉屎也不是不可能。
人都是自利动物,换谁也不会一开始就能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于是,蔡秘书就上了个臭名昭著的奏章。
蔡京奏称:南诏已逃得远远的,边境平安无事,再不用担心。
把这茬忽悠后,就来个厉害的,指出,驻扎在安南的边防军为了贪图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