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后来又历经唐敬宗c唐文宗c唐武宗c唐宣宗四朝,地位尊贵之极。
郑氏虽为女婢,但是姿色实在是过于出众。有次,唐宪宗把持不住,趁郭太后不在宫里,就将郑氏按倒在郭太后的床上,发生儿童不宜之事。
唐宪宗贵为天子,能力果然不同凡响,一炮而中,生的儿子就叫李忱,后来的唐宣宗,也算应了术士的断言。
床第事件发生后,郭贵妃自然是很生气,随后的日子,郭贵妃对郑氏母子千般碾压,自宪宗驾崩820年算起,一直到会昌六年846年为止,在这26年间郑氏一直都默默无闻,儿子李忱更是一直装傻才勉强躲过打压。
山水轮流转,有时转东方,有时转西方。846年,李忱咸鱼翻身,成为唐帝国掌门人,郑氏也母凭子贵,升级为正宗皇太后,掌控后宫。几年后,这对隐忍多年的母子就将大仇人郭太皇太后干掉。史称,郭太后暴崩。就是非正常死亡。
本年,郑太后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妪。看官会说,你喋喋不休说那么多艳史干啥。
实际上,每个人的决策都跟人生早前的经历和经验都有非常大的关系,某个时间种下的心锚就好像开关一样,在同等或相似的条件下就自动开启,甚至是你根本无法觉察到。
苦痛的经历让郑太后和李忱母子同心,但是在帝国的继承人问题上,他们却有不同看法。
李忱喜欢李滋,是因为他宠爱李滋的母亲,耳边风日吹也吹,就是废柴也能变栋梁。郑太后却不喜欢李滋,也是因为李滋的母亲。
婆媳本来就是天敌,加上郑太后和儿子的特殊经历,李滋的母亲就成了破坏他们母子关系的罪魁祸首,关系自然也很差。
郑太后心里面是喜欢大孙子李温的,因为这个孩子跟他一样多才多艺,更因为这个孩子的娘亲早死,老太太对这个孩子可称得上怜爱有加。
在儿子李忱重病的三个月里,郑太后也是担惊受怕,一怕白头人送黑头人,二来担心儿子一死,真要让李滋母子上位,她老太婆接下来的日子可怎么过。
当年她手刃郭太后的事还历历在目,历史难不成要重演。
于是,郑太后便和王宗实搭上了线,也欲有所为,实则大家都为了活命。当日,王宗实等的那个关键情报便是郑太后放出来的,内容是“皇帝已死,可以行事。”
对于皇帝驾崩这样机密中的机密,也只要身为后宫统领,身为皇太后才能轻易得到,也能轻易送出来。也正是这个机密信息,王宗实才有备无患,发动了政变,拥立李温。
至此,李温夺位的全部真相才算大白,它是一场后宫势力与宦官势力相互勾结,夺得权柄的的政变。
人事安排方面,为稳定大局,按照潜规则,李忱当政时代的宰相令狐绹c夏侯孜c萧邺c蒋伸等四人,原班留任,加些虚名或是散散财,表达领导对下属的极大关心和爱护之情,一派祥和。
没过三个月,风云突变。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