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怔怔坐在衙门的书房里,一盏茶的时间过去了,仍有些回不过神儿。
刚才皇上身边儿的大太监苏公公竟然亲自过来,还明示暗示千万别放了黄三少。苏公公虽没明说,京兆尹心里却明白,这黄三少好日子到头了。只是让他想不通的是,一件小小的打人事件,为何就上升到连万岁爷都亲自过问的地步,难道说孔翰林真有通天的本事?
想到这儿,京兆尹的冷汗唰地就下来了。他翻来覆去仔细回忆了自己与孔翰林之间的对话,确定自己没说什么出格的话,也没有任何不恭敬的地方,心里才算稍稍安定些,他就说御前的人儿不好得罪啊!
这时,幕僚李师爷过来了。
京兆尹打起精神问:“先生有何事?”
李师爷道:“永顺伯府的人来了,正在衙门口呢!”
京兆尹一听是永顺伯府的人,眉头一皱:“不见!”
李师爷愣了下,前儿个永顺伯府来人还好好儿的,虽没把人儿给放了,言语之间倒颇为客气。李师爷知道,大人也就是做做样子,意思意思把人关个几天儿,等永顺伯府把银子送上来,自然就会放人。
可今儿个人家就是带着银子上门儿来的,怎就不见了?难道大人以为他们家凑不出银子?
李师爷正想提醒大人一下,京兆尹又开口了:“你去把人提出来带去刑房,我要亲自审讯人犯。”
李师爷有些回不过神儿来,这非但不放人还要重新审讯?难道是嫌钱给少了?
见李师爷发愣,京兆尹不耐道:“还不快去?”
“是!”李师爷领命退下,不禁疑惑,这不像大人平日的行事风格啊,怎的突然就变了呢?他刚才隐隐绰绰看到个人儿从大人书房里出来,那人虽穿着便服,可看上去年过四十白面无须,像是个公公。
这样想着就不奇怪了,那天儿孔翰林和黄翰林来告状,当时不就因为一个小公公的一句话儿,那黄三少就被打了顿板子?说不定就是那孔翰林从中搅局,不想黄三少出来,才指使了宫里的太监来说项。只有她是在御前伺候的,除了她还有谁能使得动宫里的人儿?
算那黄三少倒霉,踢到铁板了。
这几日连着在御前伺候,翰林院的工作耽误了不少,今日下了衙,孔维德没急着回去,留下来加班儿。
黄安也主动留下来帮她。
黄安对自己的那份儿心思,孔维德多少了解一些。
黄安比她大五岁,两人幼时在京城白鹭书院求学,后又一起进了国子监成了贡生,再一同过了乡试,会试,殿试,既是同窗又是同科,现在还成了同僚,感情比亲兄妹还好。
而且,黄安也一直是孔维德的考察对象。无论是个人品行还是家世背景都让她满意。
首先,黄安为人忠厚良善,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从不沾花惹草,好色贪杯,女人在他眼里估计还没他手头上的一本儿书重要。当然,除了见到孔维德就爱脸红,偶尔还结巴。
其次,黄安父母早早过世,只与哥哥相依为命,是哥哥嫂子供他读的书,家里人口极为简单,没有乱七八糟的亲戚。
最重要的一点是,黄安长得不错,秀气俊逸的小鲜肉一枚,作为外貌协会的会员,孔维德至少不讨厌他。
身为古代女子,她知道自己早晚得嫁人,终身不嫁只会落得晚景凄凉,且被人当作怪物来看。
既然要嫁人,丈夫就得自己选。黄安怎么看都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
故,他要留下来帮忙,她自然乐意。两人一个整理,一个摘录,虽不说话,却默契十足。
忽然,门外进来一名小厮,道衙门外孔大人府上的仆从来寻,说是家中有事,让孔大人尽快回去。
孔维德不知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