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剿匪队伍走得很吃力,背着一百斤的麻袋,还要拿着盾牌朴刀,能不累吗?越接近城门,队形就拉得越开,体格健硕的一部分士兵最先来到城下,城上的守卫瞅了一眼,便开门放行。进城没走几步,他们又被围上,一个守军解释道,“天已经快黑了,看不清楚,你们万一是山贼,混进来做内应怎么办。”
于是收缴兵器,说要一个一个查实身份,结果被押着去了地牢,士兵们被囚禁之后,才搞明白,原来城已失陷,自己做了山贼的俘虏。就这样一拨几十人,再一拨几十人,都被抓去牢房,待大部队整整齐齐开过来,门却不开啦。
城墙上的守军,要余文亲自上前才开门,理由是队伍磨合时间短,夔州与归州士兵互不相识,不敢随意放进。想想也有些道理,守军才一千,要是放入几千部队,却是山贼假扮,就没法收拾了,余文走到城下,大声叫道,“快开门,兄弟们扛着大麻袋,实在是累得不行,快出来些人帮忙。”
城上便贴心地喊道,“兄弟们辛苦了,把麻袋扔下就行,我们来收拾,先进城休息吧。”当城下聚满士兵后,城上箭如雨下,石块,石灰瓦罐,扬起遮天的灰尘。逃出弓箭范围的士兵,重新集结,却没有等来正副首领,只得仓皇地躲在一处开阔地休整。
这一夜熬过去,士兵们接到噩耗,哨兵发现了两个领导的尸体,归州的头领是被箭射死的,而余文却是被石头砸死的,脑袋塌了半边,本应血肉模糊,却又挨了几个石灰瓦罐,那张脸看起来相当诡异。城外的剿匪队伍人数倒是不少,还有五千五百多,可是没有头领,逃跑的呼声越来越高。
要想意见统一,必须有一个主流声音,这帮士兵本就来自两个州,谁也不服谁,争论了整整一日,终于定下方向,先撤回归州,再报与两地军队领导,按指示行动。这一整天,那伙袭击运输队的山贼在做什么?他们带着四千青壮,加上山上农舍的两千轮值民众,一起动手修建营帐,在房州通往归州的必经之路上,修营帐。
人多就是好办事,一日间,一座粗木搭建的大型营帐矗立起来,关键是营帐靠近房州的一侧还挖了个深沟,一丈深,三丈宽,下面密布浸毒木棍尖刺,这就等于判了那伙官兵的死刑。待他们第二日整队回归,见到这种局面,挣扎不多久便全部归降。我知道这种情形下投降是不稳当的,肯定有诈降的成分,所以我将他们编成两队分别对待。
凡是隶属于归州的士兵,交给李助,给他们讲房州百姓的幸福生活,再拿几个妇女儿童来做实例,听得他们心里痒痒的。这一部分人是用来收服归州的,要优待,将来他们入伙之后,就不仅是为山寨而战,还为了父母妻子,为了祖宗家业。
而夔州来的士兵,我另有他用,前面说过,目前的士兵没有做头领的,小头领都是以前的喽啰,这样新入伙的士兵自然不会服气,怎么才能坐稳位置?小头领们都急需战功来获取威望,这一次,便是他们的机会。
我挑了三个夔州的士兵,告诉他们,剩下的夔州士兵,全部性命都系在他们三人身上,若不能完成任务,便全部活埋。任务也不难,就是去夔州催粮,称前方打成胶着状态,昨晚刚刚着了火,粮草有些损失,已经打到这个份上,千万不能半途而废。我又安排几个小头领扮作归州同伴跟随,顺便监视行动。
他们几人纵马而去,我便让人把夔州士兵的粮食供应断掉,此去夔州一来一回也就是三天,人只要有水喝,饿三天不会死。同样关押条件,夔州士兵和归州士兵的待遇差的太多,越来越多的归州士兵开始私下讨论,到底房州传说的新生活是不是真的。(除了边境地区,宋朝的骑兵已不多见,骑马的多半都是斥候或者信使)
运气不错,几个小头领立功,带着两百车粮食,踏上运粮之路,接到消息,我便恢复了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