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史子砚踏上道路后,新奇快意渐渐冲淡了那一抹忧愁。到了晚上,终于出了大山,到一户农家借灶做了饭,睡了一觉。天一亮就早早地上了路。这一路上见到了好多同道中人,他们或成群,或单人独骑,胳膊上都系着黑纱,一问他们都是要到洛阳去,再问就讳莫如深。这天,史子砚在一家饭馆里用午饭,向店小二打听:“小二哥,这么多江湖人士都到洛阳做什么?”店小二道:“客官,你想知道,就只需问这位大爷。”说着,指着对面桌上的一位中年汉子。那人一身褐色长袍,浓眉大眼,留着八字胡,一副威相。店小二道:“这位黄大爷,是咱儿这地儿的大家,什么事他都管得。”那汉子灌了口酒道:“不错,我就爱管闲事,也管得了事,单名一个管字。”史子砚站起来拱手道:“久闻大名,请黄大侠不吝相告。”黄管道:“好,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就知道我的名号,本大侠就告诉你”旁边桌上的一个逍遥公子正喝着一杯酒,忽的就笑喷了出来。看他的年纪和史子砚一般大,剑眉飞扬,英气勃发,十指如玉,细长白皙,真是少见,这般的俊朗男子,却没有一丝轻浮之气。只见他连说:“对不起,对不起。”史子砚还没见过有人说话这般轻快的。不觉就有亲近之意,忙道:“不妨事。”那人道:“这位仁兄,刚才你没听到一个好笑的笑话吗?”史子砚笑笑道:“在下迟愚,不知兄台意指何事。在下史子砚,敢问兄台雅号。”那人起身抱拳回礼道:“在下安钰麟。难得在此相逢,敬兄台一杯。”说着倒了一杯,一饮而尽。史子砚倒了一杯茶道:“我以茶代酒回敬兄台一杯。”说完,满饮一杯。黄管不耐烦道:“小子,不要打断我的话头。”史子砚道:“对不起,黄大侠,请您接着讲。”黄管道:“说起这个就让人生气。山东的老泰山宋海宋老英雄,死了。一家五十八口尽皆杀绝,真是禽兽不如呀。”史子砚叹道:“竟然会有这种事,宋老英雄救苦救难,深受武林同道推崇,谁会做下这种天人共愤的恶行。”安钰麟愤愤的放下了酒杯不说话。在场的客人也都放下了碗筷,气愤不已。黄管接着道:“江湖盛传这事是史天德一手操办的。”史子砚听师傅说过,史家和宋海关系甚好,这事定有蹊跷,就道:“洛阳史家当年和宋老英雄共襄盛举,成为美谈。此事定有蹊跷。”黄管嘴角一斜笑道:“这谁会知道,不过泰山派的孔杏,青城派的赵箭,庐山的魏峰,君山的衡湘子,五台山的智通大师,栖霞山的的枕霞子,已经联合了一些武林同道,要为宋老英雄讨一个公道,正向史家讨说法。这可是江湖上的大事,百年难得一遇呀。”黄管见众人都凝神听自己讲,呷了一口酒又道:“史天德也不示弱,大发英雄帖,于六月二十五在洛阳召开英雄大会。回帖的有峨眉、华山两派。史天德还成立了同明坊,招揽江湖人士,以应对六大派。”安钰麟道:“这一招妙的紧,转瞬间就化被动为主动。”黄管道:“我看两方势力都不小,这次可有好戏看了。小兄弟你说他们谁会赢?”史子砚笑着摇摇头。黄管笑道:“我看史天德准赢,洛阳是他的地盘,史家几十年基业,黑白两道都得卖他面子。六大派声势虽大,但都是近年崛起的新势力,一定讨不到便宜。”史子砚问道:“那史家为什么要杀害宋老英雄一家呢?”黄管嘿嘿一笑道:“这事就更奇了,据说是为了一把剑,据说那把剑不但锋利无比,还绵泽子孙,镇宅护院,可谓神器。叫什么曲匙剑。”安钰麟在一旁又笑了起来。黄管怒道:“小子,你又笑什么,这些都是有据可查,要不然史家名气怎么这么大。”安钰麟一本正经道:“是,黄大侠说的有理。”这话说出来和他活泼的气质一点都不相符,坐中数位都不由得笑了起来。史子砚却吃了一惊,疑惑不已,心中暗想:“曲匙剑不就是我家那把,史家怎么会还有一把。”史子砚忙道:“这把剑怎么就引起争端了?”黄管也就不再理会安钰麟,继续说道:“据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