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国的丝毛麻纺织均历史悠久,棉纺织则产生较晚。南宋,棉花始由中亚移植陕西何由海道移植闽广,但并未形成棉纺织中心。元代元贞(1295—1297)中,黄道婆自海南岛回到江苏松江的乌泥泾传授黎族的棉纺技术,汉族的棉纺织业才发展起来。

    棉纺织有扎花,纺纱,织布三个主要工序。扎花即除去棉籽,黄道婆之前,松江是用手工剥去棉籽,别地也有用辗轴赶出子粒,都很吃力。黄道婆教人们做成搅车,单架,高1.5尺,上下装两个木滚轴,相对而转,将棉籽挤出。要用两人各摇一轴,又一人喂棉,效率比辗轴高数倍。明代的搅车仍如元式,只是改为一人操作。清代改称扎车,用三脚架,高3尺,有径3寸和1.5寸滚轴一对,水平放置:大轴木制,用手摇,外旋:小轴铁制,用脚踏,内旋。利用两轴摩擦力,转速和旋向不同,将棉与子分开,子落于内,棉出于外。这种扎车一人操作“日可扎百十斤,得净花三之一”,尤以太仓式扎车出名,一人可当四人。只是这种扎车好像应用不广,只限于松江,太仓,上海一带。

    轧去棉籽的棉花,古代称为净棉,现代称为皮棉或原棉。净棉在用于手工纺纱或作絮棉之前,需经过弹松,称为弹棉。弹棉过程中也能去除一些杂质。弹棉的实质是利用振荡原理进行开棉和清棉。弹弓和弹椎是弹棉的工具。最初的弹弓是小弓,不用弹椎。这种小弓是线弦竹弧的小竹弓,弹力轻微,用手指拨弹。14世纪初,出现了4尺长的大弓,是竹弧绳弦,这种大弓弓身长,需用弹椎击弦,弹椎一般用质地坚硬而沉重的檀木制成,两头隆起如哑铃状,弹棉时两头轮流击弦。用弹椎击弦代替以手拨弦,加大了冲量,增强了弹弓对原棉的振荡作用,提高了开松效率,是弹棉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到了明代弹弓又有改进。《农政全书》绘出了“以木为弓,蜡丝为弦”的木弓。这种弹弓弓背宽,弓首伸展,当弓弦振荡时,接触棉花的空间增大,弹棉效率更高。但此时的弹法,仍是左手持弓,右手用弹椎击弦,很费力气。《天工开物》中介绍了悬弓弹花法,用一根竹竿把弹弓悬挂起来,以减轻弹花者左手持弓的负担,仍用右手击弦。到了清代,弹花者把小竹杆系于背上,使弹弓跟随弹花者移动,操作较方便,但增加了弹花者的负担。古代利用弹弓开松原棉并清除其中的一部分杂质,较近代上采用的角钉、刺辊、打手等剧烈的开清棉方法有优越之处,现代探索中的振荡开棉技术,正是这一古老技术的新发展。

    元时纺棉除沿习使用手摇单锭纺车外,已开始改用脚踏3锭纺车纺棉纱。脚踏纺车始创于东汉前,供并拈丝麻之用。脚踏纺车轮径影响锭速,并拈合线时轮径尽可增大,而纺棉时锭速受纤维充分条件的限制,故轮径必须适应纺棉纱工艺的要求。改革脚踏纺车使适于纺棉,就是从改小轮径着手的。元时单人纺3根纱,必须先卷制棉条。用棉条纺纱是纺纱工艺发展中的又一大贡献,它使纺纱前的棉纤维排列较为整齐,有利于成纱的匀细。用无节细竹或高粱杆等作,把弹松的棉絮平铺桌面上,用手将棉絮卷于上,制成8~9寸长的中空棉条明时又改用擦板制条,《天工开物》称之为擦条。

    纺车的革新,是由手摇改为脚踏,可以解放右手,加多锭数。宋时,有脚踏5锭麻纺车,又有人蓄力传动的32锭大纺车和水力传动的大纺车,代表了宋代的水平。但是由于棉麻纤维的不同,这些纺车并不适用于棉纺。棉纺用的,还是手摇单锭小纺车。

    明清以来,农家小户还多是手摇单锭小纺车,棉纺发达地区单人纺车仍以“三锭为常”,只有技艺高超的松江府纺妇“进为四锭”,而当时欧洲纺纱工人最多只能纺两根纱。清末,在拈麻用“大纺车”的基础上,创制出多锭纺纱车。3人同操一台40锭双面纺纱车,日产纱10余斤,成为中国手工机器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